下载此文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汇报.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

  一、咸丰县县域社会经济概况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在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幅员面积2550平方公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

  一、咸丰县县域社会经济概况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在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幅员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以土家族、%。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矿产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达13种。自然风光绚丽,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我县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并且成为Ji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效保护和运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贯彻《文化部办公厅有关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告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等文献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注重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县、乡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保护工作迅速启动并全面开展,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获得了显着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获得的成效
  (一)全面完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足结合实际的基本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同步,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年度工作目的合同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买了电脑、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买了照相、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有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告知,祥细简介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规定,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本。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抽调精干人员(核心涉及音乐、舞蹈、照相、文字等)构成专班,一方面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底,完毕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夯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局限性、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特别对核心项目、核心传承人进行了进一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具体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和普查到的多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贵重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顿。椐不完全记录,我县普查涉及项目45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