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向好向快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目标。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青委〔**〕249号)要求,圈、改厕,“五通”即通天然气或沼气、通硬化路、通电、通 、通广播电视。
(五)实施生态扶贫行动。围绕“三大目标”,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使生态经济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和保障。大力发展银杏风景林产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大力推广沼气池、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因地制宜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到2017年,80%的村完成垃圾收集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农户生态经济收入占总收入35%以上。
(六)实施基层党建领航行动。一是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大对贫困村干部的日常监管力度,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工作问效。每年对村(居)“两委”主要干部集中培训2天以上。加大贫困村党员发展力度,每年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以上,重点培养2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参与贫困村重大事项决策、村级管理和产业发展等工作。健全贫困村群团组织,发挥工会、妇女、青年等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提升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充分整合帮扶部门资源,开展贫困村党员干部群众工作、实用技术、创业技能、法律等培训,确保每名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到2020年,85%的农户、75%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项以上实用技术,有一个当家理财的“明白人”,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条件的户转移输出一个劳动力。三是加强贫困村民主管理。完善贫困村村级组织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严格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事务公开程序。全面落实贫困村网格化管理,细化落实好“十二户联动”机制,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四是强化阵地标准化建设。按照《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充分整合党建、卫生、文化、民政以及供销等资源,大力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力争在2020年底达到“1+8”综合功能要求,增强农机、农技、畜牧兽医、农产品和农用物资代购代销、土地流转、农技推广等生产经营服务能力。
(七)实施社会公共服务行动。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保、新农合等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十大救助制度”,积极开展“急救难”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体育、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到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以上,在校生比例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健全;100%的村级卫生站实现标准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固定公益电影放映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级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55%以上。
(八)实施金融惠民扶贫行动。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打造良好金融环境。优化信贷结构,探索开发符合农村经济实际的低息小额信贷品种,延伸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