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
活动目标:
1、熟悉相邻数,探究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嬉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
活动目标:
1、熟悉相邻数,探究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嬉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幼儿用书、数字卡、纸牌1—10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玩嬉戏“找邻居”,理解“邻居”词义。
2、熟悉相邻数,探究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随便摆放的数字卡1-10,抽一个数字问小朋友它的邻居是谁?为什么?
(2)启发孩子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找出其他数的相邻数谁和谁?
3、嬉戏:找邻居稳固对相邻数的熟悉。
嬉戏1:看谁找得快;
嬉戏2:口头嬉戏,看谁说得快;
嬉戏3:嬉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2)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3)幼儿相互沟通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嬉戏贯穿到教学当中。()并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在这个活动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展的,如一开头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座位理解“相邻” 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方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