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
第一页,共24页。
电流表G改装成电流表A
U
Rg
R
Ig
IR
I
A
U
I
原理:
并联一个电阻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
所以
分流
电阻
的
计算
由并联伏安法测电阻
第一页,共24页。
电流表G改装成电流表A
U
Rg
R
Ig
IR
I
A
U
I
原理:
并联一个电阻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
所以
分流
电阻
的
计算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
解得
电流扩大倍数
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第二页,共24页。
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14-7-6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分析:题中明确指出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说明在电压表两端所加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表支路中的电流总是偏小.校正的方法是适当减小电压表的内阻,而表头的内阻Rg,是确定的,所以只有适当减小分压电阻R.在R上串联电阻是不行的.并联一个电阻时,由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可见不能并联小电阻,否则分压电阻的改变会很多,误差会更大,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
第三页,共24页。
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页,共24页。
电阻的测量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以算出电阻的阻值R
伏安法
第五页,共24页。
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叫“外接法”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叫“内接法”
A
V
R
A
V
R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
第六页,共24页。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测量值偏小,适于测量小阻值电阻 .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分流越小,误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小电阻,即
<
A
V
R
第七页,共24页。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测量值偏大,适于测量大阻值电阻.
A
V
R
>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分压越少,误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大电阻,即
A
R
R
>>
第八页,共24页。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当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
1、直接比较法:当Rx >>Rv时,采用外接法
当Rx >>Rv时,采用内接法
2、比值法
第九页,共24页。
3、实验试探法:
若伏特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即 宜外接
若安培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即 宜内接
第十页,共24页。
Rx
A
V
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U=10V和I=,那么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U/I)比真实值 ,真实值为 Ω。()
练习
第十一页,共24页。
例:如图所示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图,因为不知道待测电阻RX的大概值,所以不能确定线路的接法。为了减小误差,可在电路接好后将电压表的一个接线端K分别与M、N接触,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计数哪一个有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观察到的现象及应选用的接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电流表读数有明显的
变化,则K应接在M点;
B、若电流表读数有明显的
变化,则K应接在N点;
C、若电压表读数有明显的
变化,则K应接在M点;
D、若电压表读数有明显的
变化,则K应接在N点 .
A
v
M
N
B.C
第十二页,共24页。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E
s
R
A
B
P
Rx
图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限流式电路的特点:
,调节范围较小.
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
.
第十三页,共24页。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调节范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
E
s
P
Rx
R
A
B
第十四页,共24页
伏安法测电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