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
主题班会 四年三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
《预防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
主题班会 四年三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
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
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
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
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
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
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 年 9 月 30 日下午 3 时 50 分,西安市 81 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
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
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 年 10 月 24 日下午 4 时 20 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
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
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 年 11 月 2 日晚 10 时 40 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
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
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
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
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
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
预防校园欺凌班会4.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