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王慧琴 摘要农药使用若不正确,会使作物正常生理功能受阻,甚至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异常症状,并会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分析了药害的种类与症状,以及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药害的补救措施和防止药害发生的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王慧琴 摘要农药使用若不正确,会使作物正常生理功能受阻,甚至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异常症状,并会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分析了药害的种类与症状,以及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药害的补救措施和防止药害发生的方法。
关键词药害;产生原因;防治方法
人们施用农药,本意是为了防治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但若不正确地使用农药,非但不能保护作物,反而会使作物正常生理功能受阻,甚至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异常症状;另外还会使作物产品丧失原有的色、香、味,降低作物产量、品质,甚至不能食用。
1药害的种类
药害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喷药几小时至3~4d内出现明显症状(如烧伤、凋萎、落叶、猝倒、落叶等),而且发展迅速,属于急性药害;而慢性药害症状一般在喷药一段时间后慢慢表现出来,表现为作物生理活动受影响、生长不良、成熟延迟、品质变劣、籽实不满等等。
2药害的症状
作物发生药害之后,会在不同部位出现一定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植株。植株出现矮化,畸形或根部变形,根毛稀少,无须根,或刺激形成鸡脚根等。
(2)叶片。出现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斑点;或局部组织焦枯、脱落,形成穿孔;或出现全叶颜色改变,黄化或褪绿;或出现各种畸形,变厚,卷曲等等;或叶子脱落。
(3)果实。出现各种斑点、斑痕;或果实畸形或出现褐果;或落果及果实、籽粒不饱满。
(4)花。开花期发生药害会影响花粉,产生落花,花而不实或延迟结实。
3产生药害的原因
农药主要从农作物叶部的各种孔口(气孔、水孔、伤口)进入,也可以从作物的其他部位进入,即使是叶、枝、花、果、根等表皮上的蜡质层,也难以阻挡农药向内渗透。药害的产生与农药、作物、环境、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
(1)农药的化学性质不同,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差别很大。一般而言,无机农药(如砷氟制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较易产生药害;植物性药剂和有机磷制剂相对来说较安全,不易发生药害。
(2)作物不同,表现出的抗药性也有差异。通常禾本科作物及柑桔、苹果、葡萄、梨等果树抗药性较强,相对来说不易产生药害;而豆科作物及桃、李、杏果树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对波尔多液抵抗较差。此外,高梁、玉米对敌百虫、杀虫眯比较敏感。作物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抗药能力也有差异。一般幼苗及开花孕育阶段易产生药害;幼嫩组织耐药力较差,有伤口的植株一般也容易产生药害。另外,植株表皮的性状也有影响,如蜡质层厚、茸毛多、细胞壁厚的作物品种抗药能力强;叶片疏松、气孔较大、细胞壁薄(如瓜类)的作物易发生药害。
(3)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常常是作物受药害程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如石硫合剂,气温越高,则挥发的气态硫越多,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越好,但对作物的药害也随着增加,如氟硅酸钠,在天气潮湿和气温高时容易发生药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药剂的作用增强;另一方面作物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