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体验
第19讲 │ 真题体验
第19讲 │ 真题体验
第19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是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理解”的要求。能力层级为B级。
概念有两个基本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证明、阐发什么,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与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
③要关注文中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表示消息的来源或依据、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的插入语,并标注出来;要特别注意定语、状语和关联词语以及注释、说明等等。
第19讲 │ 技巧点拨
技巧点拨
第19讲 │ 技巧点拨
④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式、对照式等)。
⑤要注意信息间的各种关系:解证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本原与转折关系、前后照应关系、替代与被替代关系等。
⑥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以下的标志性词语在读文本时要圈画出来: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如表时间、数据、概括、修饰限制、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如表因果、转折、并列、递进或分类分层、举例的词语。
2.解题步骤及示例
论述类文章的解题步骤主要有“读”“找”“比”三个方面:
①通读全文。(一读)先总体浏览文章,整理一下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为下一步读做准备。以本讲2010年课标全国卷为例,先通读全文,理清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写了书法在中华民族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写字伴随着艺术、美观的要求;第二部分写了中国的书法是随着朝代的推进、体例的演变逐渐发展并成熟,从而变为一种艺术的;第三部分写了书法有许多方面的作用。
②“精”读文段。(二读)读,基本上要突出一个“精”字,“精”才能准确吸纳判断;所谓“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最简单的解释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再读。以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B项为例,选择需要“精”读的第1段来读。
第19讲 │ 技巧点拨
③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一找)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找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以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的B项为例,找到B项题干在原文中的对应句——“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④比较题干和选项,看选项是不是答非所问。(第一比)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它不是在回答题干所问的问题。(“……的目的、原因、依据”的题目特别注意,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题和推断题可省略此步)
第19讲 │ 技巧点拨
⑤比较选项和对应句。(第二比)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仍以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的B项为例,选项“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意味着: “金”“石”“画”占有同样的地位。可是原文只说“书” 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的概念与“‘书’与‘金’‘ 石’‘画’并称”的概念不同。在句意上,原文在表述书法的地位和影响时,按照先讲观点(结果)再讲证据(原因)的顺序,而B项颠倒了这个关系,也不正确。
⑥比较选项和选项,选出最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第三比)对照中需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正误。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B项是错误的,就是答案要选的项。
第19讲 │ 技巧点拨
二、答题注意事项
1.解答能力突破两“注意”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注意:在阅读论述文时,要辨别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同一、从属、交叉、矛盾和反对关系,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做准备;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抓住阐释概念的文字,把握本质特征,明确概念的内涵;抓住分类解说的文字,把握分类标准和相关阐释,明确概念的外延;特别是要透过表象深入本质,明晰下定义和诠释这两个词语的意义,弄清楚它们在对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对复杂的语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确其陈述的对象,理解其修饰、限制的成分,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于复句,要明确分句间的关系;确定句子所表达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