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欣赏:酹江月·乾坤能大
: 文天祥
酹江月·天地能大
天地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
宋词欣赏:酹江月·乾坤能大
: 文天祥
酹江月·天地能大
天地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简析
这是一首骨风遒劲的唱和之作。上片言旧。“天地能大”四句,以蛟龙暂屈池中、终当飞腾为喻,表示虽遭囚禁而犹志向远大。“横槊题诗”三句,追念从前转战东南的戎马生活,痛惜抗元战斗归于失败。凡此,不只是自抒胸襟怀抱,也是兼志同道合的友人邓剡而言的,是对他们共有的铮铮斗志的鼓励及共有的漫漫征途的回忆。“江流如此”二句,则寄盼望于将来,对国家的复兴不抱悲观态度。下片言别。“镜里朱颜”二句,示此心此志至死不渝。“去去龙沙”三句,言人渐北去,心终南向,以致频频回首,对故国江山无限留恋顾念。最终两句说死后魂将化为杜鹃,当你听到月夜杜鹃的哀鸣,那便是我“魂兮归来”。《金陵驿》诗:“从今别后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与此意同。生前斗争不息,死后犹眷怀故国,丹心不灭,这是何等热诚的爱国情肠!与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用意实同,只不过在表现上诗直词曲罢了。当时,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作遗民词,悼南宋之亡,哀伤难已,但常心危词苦,吞声踯躅,情调过于摧抑消沉。相形之下,文天祥的词,国虽亡而正气犹存,身将死而雄心不灭,没有丝毫委靡之色,确乎是南宋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为南宋词谱写了高唱入云的尾声。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地,远在圣与(王沂孙)、叔夏(张炎)、公谨(周密)之上。”确实,无论宋诗、宋词,都应以文天祥为其殿军。
赏析
文天祥是我国历的出色民族英雄。文天祥领兵拒元,因叛徒出卖,于公元一二七八年(宋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捕。其次年四月,他被押送到燕京。同被押送的还有他的同乡好友邓剡。邓因病留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时邓剡作词《酹江月·驿中言别》送文天祥。文天祥借苏东坡赤壁怀古词韵,酬答邓剡。
文天祥此词起势颇为雄壮。“天地能大”,“能”,同恁,如许、这样之意。虽身陷囚笼,但壮士未更,深信人民抵抗意志并没消沉,光复大业终会降临。 “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写出自己信念,还与友人共勉。期冀他早脱牢笼,再干一番宏图伟业。“风雨”二句借写眼前景象,衬托囚徒的凄苦生活,抒发沉痛情怀,民族浩劫,所到之处皆已江山易手,长夜难寐,令人愁肠百结。“横槊题诗”三句,以历史典故写自己的非凡理想。苏轼《前赤壁赋》咏叹
宋词欣赏:酹江月·乾坤能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