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概念,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职业环境的变化迫切呼吁我们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从纵横两个维度来把握。【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 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 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更完整的说, 就是通过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教学为主线的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会市场服务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 对中职生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中职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本知识,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发展高职生的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进了就业 2 市场。使得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中职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做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尚且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就业难问题,而对处于高中层次的中职生来说, 就业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那么, 中职生到底该如何应对目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呢?笔者认为在就业前做好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关键。从学校层面来说, 就要有效地开展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日新月异的职业环境变化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迅速发展,资讯及知识日新月异, 成倍增长。一个人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 几年后可能有大部分过时, 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种形势下, 中职生不能仅以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为满足, 而更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 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人。要做到这些, 迎接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 需要运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帮其实现。(三)克服中职学校教育体制缺陷的要求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都进行了改革, 但仍存在许多弊端。首先, 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 而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 我国 3 的中职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整体化的知识, 造成专业口径太窄、分科太细。这种学科体制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专业单一、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再次, 我国的教育是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 而忽视非智力因素, 如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四)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要求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向学生展示了职业生涯发展形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 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 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另外, 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方向性因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 综合素质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二、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建议从纵横两个纬度去考 4 虑。(一)分层实施分层实施就是从纵向维度去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纵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 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构建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一年级阶段, 从新生一入学开始, 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并初步了解职业内容, 了解自我, 并进行职业兴趣测量。在结合了家长、同学和师长的建议对自己和职业有了清醒的认识后, 就要确立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老师应帮助学生在学校的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并指导其制定发展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是两年的,五年的,甚至是十年的。将学生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留底保存, 建立起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在二年级阶段,中职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已经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落实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这是职业生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 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 5 的环节, 因为再完美的规划, 如果不去执行, 就像
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