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情书》读后感言
杂文家宋志坚同志寄给我一本《鉴湖情书》,读过她的《自序》后,我懂得《鉴湖情书》是要读作“鉴湖情书”的。她在自序中写得分明:“这个集子最后定名为《鉴湖情书》,为的是突出一种‘情’字。我并不想用‘情书’二字来《鉴湖情书》读后感言
杂文家宋志坚同志寄给我一本《鉴湖情书》,读过她的《自序》后,我懂得《鉴湖情书》是要读作“鉴湖情书”的。她在自序中写得分明:“这个集子最后定名为《鉴湖情书》,为的是突出一种‘情’字。我并不想用‘情书’二字来冒充鸳鸯蝴蝶派去招徕读者,《鉴湖情书》不是情书,是该读作‘鉴湖情书’的。”我于是豁然明白:封面三蓝一红分色隔开的书名,是作者和封面设计师的匠心联用,为突出作者对家乡“鉴湖”酽酽的乡情的,并提示读者勿误解书名。
由此联想到眼下书界的部分图书广告。例如,我曾见过一本很高雅的描写男女情感的散文书,书的内容挺严肃典雅的,那封面却以裸体美女做“包装”,并配以文字图解,有旨在色和情上卖弄笔墨,以猎奇和谋求感官刺激的恶俗,去迎合低档趣味的庸俗心理。严肃的有责任心的作家是不齿于品位低下的广告的,宋志坚同志“不赶时髦,不爱凑趣”(房向东语),她不仅特旨在自序中对“情书”二字进行告白,使人不致误解,并且还向读者导读自己的作品,引人思考,给人以知识。
她在自序中说:“在这些重在抒发乡情的短文中,也时有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的哲理,并隐约可见对时弊的针贬。”“但我心里明白,比起那些专为针贬时弊而写的杂文,这确乎别有一副笔墨,多了一点情感,却少了一点思辩,所谓‘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的哲理’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再去层层论述剖析,这或许倒是此类文字的局限。”这种“白璧指瑕”的前言,和那种故意造假骗人被骗的前言比,品位是崇高的。我爱慕这样对读者认真负责的作者。《鉴湖情书》乡情浓酽,我是一夜之间读完全书,此后又断断续续读过几遍,有爱好的读者读读这本书,大概也会像我同样相见恨晚,爱不释手的。
我于是又由此联想到图书广告和前言写作对图书促销的问题。凭近年来购书的经验,我很反感那些在封面上作掠美虚美的图书广告,也讨厌那些自吹自擂,哗众取宠的前言,遇到这样的书,我便疑虑与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或许是我在吃过苦头后产生的逆反心理吧!我买刘义庆《世说新语》时,见封面满纸广告:“人的传世宝典”“家有财产万贯,不如读《世说》一卷”,尚有那密密麻麻的一大段什么“帝王将相”“伟人”“终身研究之书”云云,便逆反地怀疑这与否哪家地下印刷厂印制的盗版之书?紧张买回来还要做一回“图书校对员”,诚实说,要不是在古典文学课读过该书部分章节,而眼前这本书错字还算少,我是不会冲着那封面广告买下这本书的;我托好友买《容斋随笔》,特授意购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由于我见过在封面作某伟人“终身爱慕之书”广告的《容斋随笔》,那里面粗制滥造,错字不少,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是可信赖的,我买过不少该社出版的书。
好友为我买回来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容斋随笔》,就没有在封面上做广告,很干净,大方,内文印刷质量也好。在这布满造假的社会里,人们学乖了做逆向思维,多了一份戒心,提防着那华美的外表里也许裹着丑恶,愈吹得玄乎,愈疑惧是失真的货色,在不安中猜疑着。诸多广告是如此,书的广告也是这样的,我的这种购书心理,或许也是诸多读者的心态。
2022年《鉴湖情书》读后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