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写意花鸟的艺术特色
〔摘 要〕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从衰落到民族复兴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变革,社会思潮发生着剧烈的冲突与斗争,这一时期的“海派画家”吴昌硕把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的菊花倒是与其他文人墨客笔下的菊花有其不同新貌,他的菊花能与众芳谢后迎风盛开,五彩多姿的色彩,花团锦簇,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芬芳之气,菊花枝干用笔融草篆书为一炉,给人一种金石器物浓郁、沉厚雄浑的感受。纵观整幅画面,吴昌硕对于画面布局也是独具匠心,画面虚实相生、疏密得宜、气韵生动,作品尤重整体尚气势。他在笔意墨色上,能以其书之法入画的独特掌控能力和对于画面娴熟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的笔、水、墨能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变化丰富又与整体画面相统一的和谐,这也是吴昌硕的菊花能与其他文人画作不同之处了。
(二)绘画风貌
吴昌硕酷爱菊花,他的故乡芜园、他所居住的厅堂外的篱边,也都栽种菊花。菊花是吴昌硕笔下最常见的题材。此幅《菊石图》是绘画的秋天庭院内外的景色,我们在画面中看到巨石在栅栏后面,昂立挺拔,它的形象运用了大笔雄健的线条,气脉贯通、一气呵成,把巨石的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给画面中一股沉稳的力量,不求写实,直抒胸襟。在巨石的右上方挺立着几枝高高的菊花,菊花分别向下耸立着,和巨石的顶部相对,其中三朵菊花簇拥在一起,另一朵半藏在它们的后面,其余的菊花分别散落在菊叶和枝干上,巨石上面菊花的设色是非常浅淡的颜色,符合画面中的墨色层次和远近关系,菊叶有的是紧紧簇拥在菊花周围,有的是只有几片零零落落的在菊花附近,有紧有松;在大石下方栅栏里面盛开的一丛菊花,中间是一朵深红色的菊花,同时周围簇拥着黄红相间等各色的菊花,在深红色菊花上面高出了一朵昂然挺拔的红菊,带着一股不怕风寒的傲骨矗立在花丛上方,与巨石上面的菊花相互呼应;菊花和枝干的用笔浑厚有劲,运用了篆笔、行书之力体势。在花丛中的墨叶,虚实疏密相间,以大笔挥洒,墨色浓淡与层次分明,并且有数多枝条穿插在其中,看似凌乱不堪其则凌乱中自有章法和安排,他的《菊石图》作品重整体,外齐内不齐,整个画面节奏控制张弛有度,富有气势。
“布置”又称构图,布置二字,实出于顾恺之画论中之“置陈布势”与谢赫“六法”中之“经营位置”二语结合而成。吴昌硕所作菊石,布局新颖,开创新貌,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采用了“之”字的布局,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奇稳相济的表现形式,他对于画面的经营位置可谓是别具匠心,画中有疏有密,虚实穿插。在巨石上方布局造险而又通过下面的团簇菊花来破险,使画面中菊石主体突出,他这一方面突破了前人画菊普遍的构图样式,自成一派,更好的革新了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布局。同时他在菊石图偏左中上方留白,使整个画面既整体又有气势,左侧长款题跋诗文,不但丰富了整个画面的完整性,同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魅力,书画之间交相呼应,对于欣赏着来说更具想象空间和富有趣味,同时更好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受,使我们能够离画家的笔墨思想意味越来越近。
《菊石图》中用墨的审美特征具有浑厚、古朴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有与时俱进的笔墨时代精神,他把对于菊石图中的笔墨变化,运用的变换淋漓。通过不同的墨色层次变幻出来的不同效果来表达了不
吴昌硕写意花鸟的艺术特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