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家
天 涯 望着院中间绿葱葱的扁豆架起的凉棚,门口的石榴树、香椿树枝上的鸟笼,还有空空的瓷鱼缸,夏宗翰老人眼里含满泪花。老人已年逾八十,祖辈们都是在皇宫里当差的,才留下了南池子这所老宅子。
南池子的位置就像“龙眼
如今,这座四合院不久就要成为历史。
夏宗翰颤巍巍地说:“作为夏家的后人,我有责任保护祖宗留下来的古迹,良心不允许我为了几百万元钱出卖这个小院。”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对这座古老四合院的坚守,远远超越了房主对自己居住权的捍卫。
孙子的快乐时光
老人的孙子夏兵,一句话也不说,独自抚摸着院子的门廊和那棵百年香椿树。其实,和爷爷一样,他非常喜爱这座祖宗传下来的四合院。
在今天常人看来,那实在是一条过于平常的小胡同,甚至是一条陋巷;但在夏兵儿时的记忆里,那却是他和一帮小伙伴的儿童乐园,有多少美妙的时光呀!他家槐树花开了的时候,像两片白云,飘在小院上空,还带着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清香。那棵老槐树紧贴着墙根儿,可以毫不费力,顺势爬到房顶上去。那还是座平顶房,走在上边很惬意,有点像武侠小说里讲的“飞檐走壁”――对他这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来说,实在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件乐事。四合院虽然不大,却结构复杂,大院套着小院,竟有四重小院,简直像个迷宫,是他们捉迷藏的好去处。
在这里,有儿时的无限乐趣:院子外面有一片空地儿,可以在那里踢足球,三角,砸杏核,还有玩弹球的游戏;还可以在胡同里翻筋斗、拿大顶;到马路边上去观赏西四牌楼和过往车辆;到广济寺里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下雨过后,可以唱着歌谣,到老槐树下找水牛儿(蜗牛),“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在小胡同墙角旮旯逮蛐蛐儿,那就更惊险有趣、魅力无比了……
这里的小胡同、四合院,就是他的生命之根,儿时之梦,快乐之源。在他的心目中呵,这里的小胡同、四合院,不仅胜过苏杭,甚至胜似天堂。那是绿树的天下,蛐蛐的王国,儿童的乐园……
夏兵的太姥姥、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妈妈、夏兵几辈人都住在这个院子里。
夏兵的姥姥爱种花,院子两边是花坛,月季、死不了,什么花都有。正房和偏房之间种了太平花,院子里还摆了一个金鱼缸。夏兵的太姥姥养了鸡,鸡粪用来给院子中央搭了架子的黄瓜施肥。
夏兵的母亲一提起院子以前的样子就兴奋,边说边替夏兵遗憾,“可惜当时你没赶上。”
夏兵出生的时候,院子里已经住满了人家,也搭建了一些棚子,他们一家只占了一间北房。在他出生的当天,姥姥在盆子里种下了一棵石榴树。
这棵石榴树陪了夏兵30多年,他小时候的照片里也总有这棵石榴树的影子。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个关于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写照,到了夏兵这里,只有石榴树了。
即使只有十几平米的房子住着,夏兵说,小时候的他依然感到快活,每天和小伙伴在胡同里打闹。
胡同里都是老街坊,互相帮持。在夏兵看来,那时候院子里也很和谐,谁家要修房子,头一天就会在院子里喊几遍:“上房了,上房了。”第二天,其他房子里的人就会注意自己的隐私,把窗帘拉起来。
夏兵对四合院最深的记忆,除了姥姥在最逼仄的地方也不断种花,就是红红的房产证。1984年,10岁的他看到姥姥拿着一个红色的本子说那是房产证。他才明白整个院子都是自己
四合院我的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