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therapeutic effect, and its medication is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Early threatened abortion; Dydrogesterone; Application value; Progesterone
早期先兆流產是在患者妊娠12周前出现,其阴道有少量出血,无妊娠物排出,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妇科检查显示宫口未开,若不能为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其流产[1-2]。导致早期先兆流产的原因较多,包括全身疾病、感染因素、生殖道异常、子宫内膜宫内异常、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3-4],其中内分泌异常特别是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患者出现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对此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黄体支持,则可获得较好的效果[5]。为探讨地屈孕酮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中的价值,本研究以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实施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及地屈孕酮口服治疗,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岁,妊娠天数41~63 d,平均(±)d;平均孕次(±)次;平均产次(±)次。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岁;其妊娠天数41~62 d,平均(±)d;平均孕次(±)次;平均产次(±)次。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的年龄、妊娠天数、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①孕前黄体期血清孕酮(P)<48 nmol/L;②高温相<11 d;③体温升高< ℃;④妊娠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倍增落后;⑤实施超声显示,其胚胎发育或孕囊与孕龄大小相符。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③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④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对照组实施黄体酮(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10655)肌内注射治疗,即通过肌内注射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黄体酮治疗,1次/d,每次剂量20 mg,持续为患者实施治疗,直至疾病症状完全消失。
实验组则实施地屈孕酮(Abbott Biologicals .,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70221)口服治疗,即以口服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地屈孕酮治疗,初次使用剂量为40 mg,之后每12 h用药1次,每次剂量为10 mg,患者持续口服用药治疗,直至患者疾病症状消失。
两组用药3
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