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
摘要:干旱是全球影响最广泛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近百年气候显著变暖使干旱灾害及其风险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对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的内在规律理解并不全面,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认识也不全面,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目前干旱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此,本文试图在总结归纳国际上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干旱灾害的本质特征,更加系统地认识影响干旱灾害风险的关键物理要素,探讨气候变暖对干旱灾害及其风险的影响特点和规律,为提高干旱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干旱灾害的传递过程及主要特征
干旱灾害是一种发源于降水异常偏少和温度异常偏高等气象要素变化,而作用于农业、水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并能够对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条件造成负面影响的自然灾害。在国际上,通常将干旱分为4类:即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如果再详细一些,还应该加上生态干旱。
它虽然与农业干旱类似,但又区别于农业干旱。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把生态干旱分离出来是十分必要的。气象干旱实际上主要反映了降雨强度及其概率特征,而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则分别表征了气象干旱对农业、生态、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2.1干旱灾害传递过程
从本质上讲,这5类干旱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反映的是从干旱发生到产生灾害或影响的链状传递过程,5类干旱实际上就是干旱传递到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即使出现了气象干旱,如果不再向下传递也不一定会发生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任何单一干旱类型只是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干旱的发展特征,并不能全面反映干旱灾害特征。
当气象干旱发生后,在合适的条件第1期张强等: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下,会向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并行传递,当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向社会经济干旱传递。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一般是并行发展的。但在依靠河流或水库灌溉的地区,水文干旱可能要更早一些,它发生后再向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传递。而且,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的内部也存在明显的传递过程。如农业干旱内部是最先由土壤干旱传递到作物生理干旱,再由作物生理干旱传递到作物生态干旱,最后由作物生态干旱传递到粮食产量形成;生态干旱内部也有类似的传递过程;而水文干旱内部则最先由积雪干旱传递到冰川积雪干旱,再由冰川积雪干旱传递到河流干旱,由河流干旱传递到水库干旱,最后由水库干旱传递到水资源减少。当然,在较小流域,水文干旱内部不一定要经过冰川积雪干旱的传递过程,可最先直接由河流干旱传递到水库干旱,再由水库干旱传递到水资源减少。对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而言,如果干旱在传递到作物生理干旱或植被生理干旱之前就缓解,基本上对作物机体没有实质破环,不会有本质性灾害影响。但如果传递到作物或植被生理干旱阶段,灾害影响就成为必然,而且越往后传递灾害的影响越难以逆转。
正是由于干旱灾害的这种逐阶传递特征,原则上可以根据干旱灾害的传递规律对干旱灾害进行早期预警。具体而言,可以由气象干旱监测对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早期预警,由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监测对社会经济干旱进行早期

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6-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