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读课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较完整地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在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写下《朝花夕拾》、55岁逝世。
今天我们要交流的就是里面的散文集,名字叫《朝花夕拾》。多媒体出示题目
这题目什么意思,谁解释一下?(朝花夕拾的字面意思是早上凋落的花,黄昏时将其拾起,引申含义就是人到中晚年再来回忆曾经的少年岁月。)
二、走近作者——你对鲁迅了解多少?
大屏幕出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
所以我们看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作者。对本书的作者鲁迅你又了解多少?课前我们已经布置同学们对鲁迅的资料进行了查阅,下面把你知道的信息与同学们分享。(小组内交流)
师补充: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鲁迅真是幸运,但是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经常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
“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因此多少年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正如鲁迅说的:(大屏幕出示)“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鲁迅
强调”顾全作者的全人”, 那么除了了解作者本人以外,还得了解什么?(书的时代背景)
三、背景我知道:
生介绍背景,师补充:
因为当时这样的社会背景,有些散文写得就带有杂文的特点而且也反映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所以了解一本书要了解作者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或者说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四、名著我理解:
师:有的孩子可能存在这样的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读名著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读完后你的疑问是不是就得到解决了呢?
大屏幕展示: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师:你知道名家们是怎么评价《朝花夕拾》的吗?我们来看一些名家的评论:
大屏幕展示:
《朝花夕拾》的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且不说它在思想、教育、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明显反映和折射,就是政治、军事、技术,也程度不同的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说,《朝花夕拾》具有中国近代文化百科全书的风格。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
“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
五、内容我梳理
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
《朝花夕拾》目录:
①小引
②狗·猫·鼠
③阿长和山海经
④二十四孝图
⑤五猖会
⑥无常
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⑧父亲的病
⑨琐记
⑩藤野先生
范爱农
⑿后记
。
1.讨论制订读书计划。(1)每天一篇。
2.讨论读书卡片的内容。
(1)新词(2)喜欢的句子(3)不懂的词语或句子(4)读后的感想
3.讨论奖励和惩罚措施。
结束语:
我突然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没有过亲吻土地的孩子没有童年。如果没有童年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没有童年的阿长与山海经,没有这些,就没有日后伟大鲁迅无尽的远方、无穷的想象以及丰富的未来。我们多么幸运,在我们的童年就这样和鲁迅的童年相遇,于是,好啊,让我们去阅读吧,相信在你人生路上那一遍遍和鲁迅相遇,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更深的感悟、更多的收获。两周以后,我们来分享你的收获。
《朝花夕拾》交流分享课
——细嗅那些花儿
素养养成:
1.熟知并评价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的主要情节,探讨主题
朝花夕拾导读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