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
摘 要 目的:视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的资料。结果:45例病例中治愈20例(%),好转2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
摘 要 目的:视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的资料。结果:45例病例中治愈20例(%),好转24例(%),无效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占10%~30%,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癌前疾病之一,尤其是伴肠化生和胃黏膜细胞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的可能性更大。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有探讨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Hp感染所致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变更,可能是造成不同疾病结局的缘由。假如胃黏膜细胞增殖、凋亡数量保持平衡,则仅发生单纯的Hp相关性胃炎;假如细胞凋亡数量超过细胞增殖,就可能形成溃疡或胃黏膜萎缩;当细胞增殖的数量超过细胞凋亡水平常,就可能引起胃黏膜细胞异型增生或胃癌[1]。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寒邪凝滞、饮食损伤、情志不遂、慢速感染、药物及遗传等因素所致。胃为阳腑,多气多血,以通降为顺,喜润恶燥,若寒邪凝滞、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感染、药物等,均可损伤胃腑,导致胃失和降,气滞不行,代谢产物不断积蓄,郁于中焦,郁久化热,久病入络,阴血耗伤,脾胃虚弱,气血匮乏,气虚则无以行血,胃镜下可见黏膜下血管隐见、胃中青筋暴露、黏膜粗糙不平或形成结节[2]。由于其萎缩性病灶呈灶性镶嵌性分布,故一般认为腺体萎缩的病理变更逆转难度很大,无论是传统的中医还是现代医学,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思想负担较重[3]。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4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45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证明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男25例,女20例,年龄32~70岁,,病程1~31年,。其中38例行14C呼气试验为阳性,男23例,女15例。7例14C呼气试验为阴性。全部病例均无心、肺、肝、肾等严峻疾患。 治疗方法:①对14碳呼气试验为阳性患者行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次/日;,2次/日;奥美拉唑20mg,1次/日;果胶铋150mg,3次/日,疗程10天。之后和14C呼气试验阴性患者一样口服硫糖铝和维酶素,疗程8周。②中药基本方:当归15g,乳香3g,没药3g,蒲黄10g,五灵脂10g,黄芪20g,石斛15g,佛手15g,白芍10g,炙甘草10g,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200ml。胃痛重者加炒元胡10g,腹胀加厚朴10g,消化不良加焦三仙10g,疗程3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逝,食欲复原,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变更基本复原正常。②好转:症状基本消逝或减轻,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变更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变更无改变。 结 果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