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一小
2
“三大一小”多元学生评价方法之探索
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桂梅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改革,这在教育界甚至全社会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现在的孩子,除了听课、做作业和应付考试外,似乎不知道学。并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学生的德行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量化及捆绑式评价。谁能否认目前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孩子道德的严重缺失。他们表现出的冷漠、厌学、无追求、缺乏信仰、不懂孝顺、不知报恩、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的意识、无终身学习理念、高分低能、缺少竞争能力等现象令人担忧。对这种现象,学校教育要反思。当前,唯
5
“升学率”和“分数论”的功利主义办学思想盛行,一些学校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如何做人处世、关爱他人、遵守纪律、尊重师长、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为等人格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存在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出了事能捂则捂,息事宁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阵地长期空虚,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怎能不趁虚而入。所以,在“‘三大一小’多元学生评价方法”中,我们把对学生的德行评价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三大之第二大为大表现:
大分数促进大表现。每个人的努力学时的道德表现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小组这个集体;每个人负面的表现损坏的不只是自己的名誉,拉的不只是自己的得分,而是为小组这个集体抹了黑。小组其他成员都有责任去帮助他提高成绩,认识错误,纠正错误。
三大之第三大为大教育:
大表现实现大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校所开展的每一项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知识教育活动,以及每一项规范既是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又是对每个小组的考量,学生的他律和自律都是教育的过程,在他律的同时,实现自律,学校教育在“三大一小”的评价中被无限放大了。
一小:小组合作教育:小组为载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约束,互相监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小组合作教育决定成败。
我们建议:以两个周为一个周期,把三项总得分相加除以小组人数得出本小组综合表现平均分。
6
每个小组的个人得分只准小组内部掌握,不准在班内公开,班主任不但要掌握每个小组的总分和名次,也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各项得分和名次,但一定要在班规的约束下严格保密。
二、“三大一小”多元评价方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分析“三大一小多元学生评价方法”,可以看到种种富有创意、符合当地学情、发挥自身优势的改革举措。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所以,“三大一小”的评价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大一小”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进行比较,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根本上打破了应试教育的纯考分的单一评价,从而促进学校有效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集体荣誉、和谐互助、努力学习等优秀品质。
三、“三大一小”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多元化
“多几把尺子量学生”。学生评价的内容多元化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教书育人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因此,“‘三大一小’多元学生评价方法
7
”能使每一位学科教师在评价学生中做到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大分数”不仅包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还包括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多几把尺子量学生”的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对中小学调研之后发现,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各级各类学校仍然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方法上,仍旧以每次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来定出“学优生”和“学困生”,因此,造成每次考试过后,首先会从精神和情绪上淘汰若干名学生。
“‘三大一小’多元学生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 它不仅不会降低优等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还会使优生更优,使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四、“三大一小”关注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一) 笼统或抽象的评价标准没有具体的数据和资料,没有准确、有效的数据,对学生就不可能达成正确的评价结论。而“‘三大一小’多元学生评价方法”评价目标明确,标准具体,数据相对准确,可操作性强,令学生信服。
(二)“三大一小”评价
三大一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