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历史教案也是历史老师上好课的前提。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仅供参考。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2、在经济方面:一方面兴修水利,大力开展农业生产;(隋朝大运输河在605年起先,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宏大工程之一,大运输河开通后高旅来回,船乘不绝。)另一方面减轻赋税徭役。这些措施在必须程度上减轻了农夫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踊跃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开展。加之隋文帝提倡节省,在开皇年间,出现了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即开皇之治。



  组织学生学习其次目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然后答复老师提问:
  1、隋文帝死后,统治隋朝的哪个暴君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灭亡的时间是什么?
  生:隋炀帝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2、建立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
  生: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老师归纳:隋朝官员李渊及其儿子李世民起兵反隋,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组织学生学习第三目贞观之治
  学生阅读,思索教师问题:
  1、唐太宗叫什么名字,他的年号是什么?都城在什么地方?
  生:李世民,年号贞观,都城在长安。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请大家再从书上找找他登上皇帝宝座经过的故事。
  大家看完了,我们再来看看唐太宗是怎么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的。请大家接着把P4的第一自然段看完答复教师的问题。
  2、唐太宗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是什么?他的方法可以从什么故事中表达出来?



  生:他遵从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古训,根本上作到了广开言路。促成了当时良好的政治风气的形成,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 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
  师:同学们很机灵都可以很简单的找出答案,那我们此时此刻来看看唐太宗究竟是用什么政策来使自己治理国家的时代成为盛世的。请同学们看P4-P6的教材内容答复以下的问题:
  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生: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1、政治方面,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率。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减轻农夫负担。3、简法轻刑,调整修改法律。4、教育方面,重视教育,大力造就人才。5、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恩威并重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2、你认为贞观之治形成的缘由有哪些?(学生小组探讨)
  学生小组派代表答复:略
  师:一是唐太宗吸取历代、特殊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相识到秦朝灭亡于秦始皇及秦二世的暴政,汉朝衰于汉武帝的骄矜,隋朝灭亡于隋炀帝的暴虐。明白君依于民,民依于国。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因此,他经常与臣下商讨前代兴亡的经历教训,权衡得失调整、制定治国方针。二是唐太宗指定的有利于开展生产、稳固政权的措施干脆产生的作用。入教材中唐太宗五个方面的治国政策。三是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四是国家统一,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



  3、你这样评价唐太宗?
  生:略
  师: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开展的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开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开展的根底,他是我国古代出色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闻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时候傲慢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小结本课:师生一起利用议一议来小结
  隋朝和清朝有什么相像之处;以实物代替徭役对农夫有什么好处?然后结合本课重点贞观之治来进展小结。
  并完成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学问点
  贞观之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杏杏铺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6-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