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作评委_做评委
2022年3月下旬,我有幸作为特邀评委,
我在新加坡作评委_做评委
2022年3月下旬,我有幸作为特邀评委,参与了由中国国家汉办东南亚办事处主办,新加坡华文老师总会联办,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教育处支持的“新加坡‘汉语桥’华语演讲竞赛”活动。作为一名中国政府的公派留学生,能在异国他乡为操着自己母语演讲的外国学生作评委,真是激烈不已、感慨良多! 竞赛分小学组、中学组、初院组3个场次,分�于22日上午、下午和29日全天,在新加坡中部的中国国际学校举办。参与竞赛(实那么是决赛)的学生虽然总共只有68人(其中小学29人,中学15人,初院24人),但却涵盖了新加坡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并且都是各学校推选出来的佼佼者,很能代表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育的水平和开展趋势。 激 动 生活在新加坡,虽然到处都可看到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身影,但人们一开口说话,却往往大相径庭,不是蹩脚的英语,就是浓重的粤语、闽南语,或者连一个音节都听不懂的马来语、泰米尔语。再看那些公共场所的标记、指示牌又几乎都是英语书写,很少有汉字出现。久处这样的环境,使得人们经常感到既“似曾相识”,又“相距甚远”,作为一名中国人更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生疏感。参与中小学华语竞赛,却让我郁闷的心情得到了一次最大的释放。 一进校门,看到的就是那熟识的汉字,“中国国际学校”、“孔子学院”等。教室里,墙壁上张贴着学生们的一张张毛笔汉字书法。演讲大厅里,更是“乡音”浓郁,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平凡话,学生们慨慷激扬的演讲,观众们“真好”、“真棒”的赞美声,亲切如故。此时,如不看室外那不住摇动着的热带特有的婆娑树影,还真以为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呢!学生们那只有用华语才能表达出来的丰富的演讲内容,如“方块(字)之魅”、“恒久的春节”等等,更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久别的家乡,沉醉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中。不知不觉,几个小时的竞赛就完毕了。一同作评委的新加坡教育部的吕先生和新加坡华文老师总会的蔡先生相同引荐我作终场点评。 “同学们,你们太优秀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真诚地感谢你们啊!因为你们在如此的环境中能做得这么好,是特别不简单的……我坚信,你们还年轻,通过你们这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汉语必须会流行于全世界!” 掌声不断! 我的泪珠也不断! 赞 叹 最令我赞美和观赏不已的,是这场赛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风格,从形式到流程都非常潇洒,干练、简要、明快,可以说是新加坡“效率优先”,“管用至上”这一民风、国风的缩影。 3场竞赛,涉及师生组织、赛程支配、后勤效劳等多个方面,可工作人员只有4名,还包括一名主持人,评委也只有4位。每场竞赛都准点进展,分秒不误,并且一
我在新加坡作评委 做评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