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认识的几个误区
作者: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是中国古人运用阴阳理论学说创编的集修炼和技击于一体的一门功夫。笔者习练数年,发现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几种错误的认识,现结合几年来练习太极拳的体会,特将对太极拳认识的几个误区
作者: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是中国古人运用阴阳理论学说创编的集修炼和技击于一体的一门功夫。笔者习练数年,发现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几种错误的认识,现结合几年来练习太极拳的体会,特将其逐一列出并剖析,以正谬误。
误区之一,练太极拳只打拳架。很多人练了一辈子太极拳,会很多种架子,但却始终也没有练上真功夫,原因是不知道练习太极拳还必须练习推手。拳架是基础,就像上文化课要从小学开始一样。然后还要上中学,即是练习推手、劲路用法、内功心法等。最后还要上大学,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能随心所欲地“吃拿发放”,并逐渐悟到太极拳之真谛。
误区之二,太极拳只适合中老年人练习。产生这种认识是由于太极拳多为慢打。由于运动量小,动作柔缓,易于被中老年人接受。但如果从先人的经验来看,学练得越早,则越容易练成明师高手。最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练习,由于青少年思想单一,身心容易入静,身体柔软,容易松化等原因,不但容易练出上乘的功夫,而且更有益提高心智,达到心胸开拓,思维敏锐,较早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误区之三,参赛获奖的是高手。为了推广太极拳运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太极拳比赛,以国家规定的套路和评分标准对参赛者评选,确实为推广太极拳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是参赛者不一定有推手功夫,二是比赛的规则不一定是太极拳高手制定,有些规则甚至很多与传统太极拳理论相悖,三是比赛评委不一定是太极拳高手。几个不一定得出的结论一定是:获奖者不一定是高手。
误区之四,拳打得好看功夫就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
对太极拳认识的几个误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