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简述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岩石物理性质依据和物理依据。
答:根据所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与物理场的不同,可分为地震法、重力法、磁法、电法、放 射性法和地热法、测井等七种。
(1)地震法:地震记录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旅行时间等变校正)。
5、简述日变观测的原因、目的及对日变站的要求。
答:日变观测①原因及目的:测量磁场的日变化和瞬时变化,提供日变校正资料,即提供每 天的地磁周日变化曲线,求出日变校正,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和短周期扰动的影响。如发生
磁暴,应及时通知测量船在磁暴期间停止观测,而日变站要继续工作。
②观测方式:日变观测站。
③对日变站的要求:1、必须设在正常场内温差小、无外界磁干扰和地基稳固的地方。2、观 测时间要早于出工的第一台仪器,晚于收工的最后一台仪器。机械式磁力仪,每隔5-10min 记录一次读数。电子式仪器,要注意与测线观测仪器时钟严格同步,采用自动记录方式,记 。3、日变站有效作用范围确实定与磁测精度有关。低精度测量时' 一般在半径50-100km范围内,可以认为变化场差异微小;高精度磁测时,一般以半径25km 设一个站为宜。4、磁日变站一般在近测区的海岸附近设立。
6、表示磁异常的图件通常有哪三种?
答:1、磁异常剖面图:AT剖面图表示沿某一测线或某一特定方向的剖面上的磁力异常变 化情况的磁异常图。它是编制平面剖面图的基础,也是研究异常特征、进行异常计算的基本 图件。海洋磁测中,每一条测线都要绘出AT剖面图。横坐标表示沿测线的距离,纵坐标此 表示磁异常数值。注意:横坐标比例尺与测量比例尺相同,纵向比例尺可根据磁异常数值大 小适当调节。通常,为了研究异常沿测线的变化特征及进行计算,习惯上要绘制一张比测量 比例尺大的剖面图。
2、磁异常平面剖面图:平面剖面图是将全区的剖面图按实际位置并列在一张平面图上绘制 而成的。可以看到磁异常沿测线方向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到磁异常在平面上的变化特点 3、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平面等值线图是全区各测线的磁异常的平面分布图。
7、如何理解AT的物理意义?
答:磁异常总强度:总磁场强度与正常地磁场的矢量差:彳=下一久实测异常:为磁异常 总强度的模量即AT = |刀—用。ZVT既不是冗的模量,也不是看在看方向的投 影。当磁异常强度不大时,可近似把4T看作是g在北方向的投影。
8、球体、水平圆柱体的磁异常特征。
答:球体:(1)垂直磁化:剖面特征:Za为对称曲线,Zmax在原点处;Za=0时,X0=± V2R; 平面特征:在原点处,异常取得最大值;平面图上,异常等值线呈等轴状对称分布,负异常 包围着正异常;(2)斜磁化:剖面特征:斜磁化时,Za为两边有负值的非对称曲线;AT与 Za曲线形态类似;Za等值线呈等轴状,负异常包围着正异常;极大值和极小值的连线对应 磁化强度矢量M在平面上的投影方向;极小值位于正异常北侧,极大值位于坐标原点南侧; △T的等值线总体形态与Za类似,只是其负值较大;(3)水平磁化:剖面特征:Za为以原 点对称的曲线;Ha是在原点取得极小值、两侧逐渐增加并存在正异常的轴对称曲线;AT 的特征与Ha的形态类似;平面特征:AT等值线近似为等轴状;极大值和极小值的连线对 应磁化强度矢量M在平面上的投影方向;极小值位于原点,极大值位于坐标原点两侧;AT 的等值线总体形态与Ha类似;
水平圆柱体:(1)垂直磁化:当X=0时,Za=Zmax,乩二0;当X二士R时,Za=0; Za零值点间 距等于二倍中心埋深;当x2>R2时; Za值为负;Za为两边有负值的轴对称曲线;%为原点 对称曲线,负半轴为正;
X-±8时,Ha-O;(2)水平磁化:is=。。;(3)斜磁化: 0<is<90° , za,Ha, zvr均为非对称曲线;平面特征:水平圆柱体的平面等值线呈长带状(或 长椭圆状)。
9、请你谈谈磁法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范围:区域磁测资料在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研究中用以划分不同岩性区和圈定岩体,推 断断裂、破碎带及褶皱,圈定与划分含油气远景区或金属成矿区等。此外,磁测资料在石油 天然气勘探、金属矿产勘查、水文工程地质研究、煤田火烧区探查以及考古等方面都有重要 的应用。
第七章海洋地震测量1、地震法的分类(按照震源类型、按照所利用的有效波)。
答:根据震源不同分为天然地震法和人工(爆炸)地震法。根据所以利用的有效波不同分为 反射波、折射波、直达波、绕射波、透射波。
2、什么是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介质?什么是均匀介质、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
答: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的弹性介质。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有关的弹性介质。
均匀介质:速度值不随空间坐标而变化
层状介质:非均匀介质表
沉积构造物探复习资料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