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家教特别节目:大城小“议”时评写作
不明白罗韬为什么要起名林琴西,是不是跟清末的林琴南有什么关系呢?没关系。他的特点是在古典文化方面扎得比较深,没上过大学,但是是广东省的人大代表(罗韬:没读过大学
的人的代表。)。 何龙好的中学,我很羡慕大家。我高中的时候好一点,中学是跟着语文老师割水稻的那种,一半上课一半务农。所以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 何龙:我有
忆苦思甜的感觉。更苦的是当年那些荒废的日子,我们在中学没有真正读什么书。我记得我在中学学的英语是: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岁”。
现在他们改成了Study well, make progress. 也有人说是GOOD GOOD STUDY AND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
上)。 我想现在的老师要把漂白粉尽快的挤掉,把教育体制所代表的漂白粉尽量把它换掉。我觉得现在读书我们真的要背一些古典的诗歌、名诗名词,因为很多时候你可能会用。
以前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他们会要求读诗多少首,后来觉得我们很抗拒,但是现在当我们写文章的时候突然脑子就冒出一个诗词来,就会觉得很有用了。没有实用的动力,就没有学习的
引擎。 另外,我们要读一些更好的,像西方的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文学、哲学,读完之后会对自己整个视野的开阔起到有很大的作用。读散文大家可以争取读一些台湾的散
文,香港有一些也不错。台湾的余光中,张晓风,写的跟大陆整个的叙述语言完全不一样。香港的像梁锡华,潘闽生,董桥。还有早期的散文都写得非常好。 刚才说,现在的书好
像都是陈词滥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很多网络的语言都很漂亮,有时候甚至可以适当的用一下。我今天就用了“元芳体”,在时评版的二版。因为正好说到花都垃圾的环评,他
们追了两三个月都得不到回答,我说这很符合“狄仁杰-元芳体”,所以引用了。 问:何龙老师说,我们教育体制里面有“漂白粉”。联系时事,香港现在在推行国民教育,我有
两个问题:一、如何看待这样的国民教育问题?二、我非常认同教育体制有“漂白粉”的说法,作为老师,我们如何能够挤掉这些“漂白粉”呢? 何龙:香港人为什么反对这个教
育呢?里面有政治因素,但是我认为,我们现在更需要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教育就是要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监督政府、监督官员的权利。还有文明教育,这是我们非常缺乏的。我们
所谓的文明就是所谓的“孝”等等,这些都是陈词滥调的。其实我们很多文明行为都不知道。我们的文明最主要两个字——尊重。尊重别人的感受,这是文明最关键、核心、本质的东
西。比如说,我们如果会尊重别人,就不会去插队的。有人插在你前面,你感觉会好么?一大堆人在餐厅里吃饭,你很大声聊天会影响到别人。 我曾经在香港,一个英国回来的教
授请我吃西餐,跟我讲了一上午吃西餐的规矩。另一个教授开车,跟我讲了起码十几分钟坐车的规矩,包括副驾驶室不能是空的,也是尊重。因为我开车你坐在后面,我想讲话,旁边
是空的,就等于把我冷落了。坐车还有很多礼节,什么时候太太坐在前面,丈夫坐哪里。吃西餐也是,为什么吃西餐不能把盘子送回去?因为服务员会觉得,你认为他们没有尽职。他
们很职业的,该谁做就谁做,你不能越俎代庖。你如果这样做,他们会被扣奖金的。所以你不能送过去。像这些东西,据我所知好像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教育。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汽
车模特的比赛,我问一个模特礼仪学校的学生,我说你知不知道坐车的规矩。她说我知道。然后我问,假如我是主人,今天开车来接你,你能不能坐在后座?她说 ,可以啊……
所以我觉得这种公民教育、文明教育,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可是没有。我们现在很多教育是很空洞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 趣谈 要不要读武侠小说?
问:三位老师好,我想问一下三位老师哪位看武侠小说呢?各位怎么看待中学时代看武侠小说呢?如果我想在武侠小说里吸取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那您觉得在读的过程要注意些
什么呢?谢谢。 陈桥生:我自己读武侠小说其实是很晚的时候了,买的是金庸全集盗版的。但是我自己的小孩,她正在读小学,我已经让她把《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读完
了,因为她是女孩,而书里都是些打打杀杀的,适不适合女孩子读,我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我知道小孩读了,但是她一直很有兴趣。但她读了第二天《笑傲江湖》以后,她就说不读了
。她说套路都是一样的,没有兴趣再读下去。所以我觉得金庸的武侠小说慢慢看了会觉得没啥意思,至于说里面能不能学到什么写作技巧,可能有点潜移默化的作用吧,因为它有点想
象的空间,中学生还是可以涉猎一下。 何龙:我很少看,主要是觉得武侠小说体现的都神秘的、玄学的一种,譬如说武功强大的都飞天遁地那的一种,我觉得太假了。但是我看了
很多根据武侠小说改编
名师说家教特别节目:大城小“议”时评写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