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头面部烧伤患者62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62例患者中1例因送院抢救不及时休克死亡,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头面部烧伤患者62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62例患者中1例因送院抢救不及时休克死亡,其余61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5±6)d。住院护理期间无患儿出现烧伤部位感染与耳部感染,同时患儿的面部特征与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结论:做好头面部烧伤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对保存患儿的面部特征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
头面部是人体暴露范围较广的区域,因此烧伤发生于此的几率高于其它部位,烧伤的主要包括有化学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和烫伤等,治疗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致使患者的容貌和面部功能难以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小儿的皮肤与成年人的皮肤相比更为薄弱,因此等同的热量可能不会烧伤成年人而小儿却可能被烧伤;另外小儿皮肤的对外抵抗能力较差,因此等同热量烧伤的严重程度小儿远高于成年人,加大了小儿烧伤处理的难度。据临床资料显示近些年我科收治的小儿头面部烧伤病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科室的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文选择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头面部烧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62例患儿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介于2~11岁之间,平均年龄5岁;其中属于电烧伤的25例,辐射烧伤的6例,烫伤的31例;Ⅰ度烧伤患儿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Ⅱ度烧伤患儿5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Ⅲ度烧伤患儿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Ⅲ度烧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2]。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烧伤后常常要经过几天,才能区分深Ⅱ度与Ⅲ度烧伤。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4]:小儿因住院治疗使得自由受到限制,又加之对面部烧伤部位的疼痛、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陌生导致患儿表现出大哭大闹、抑郁、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一举一动从而及时发现患儿的异常心理情绪,护理过程需从患儿年龄阶段考虑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创造与患儿亲密相处的机会以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从而让患儿积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另一方面,患儿家属认为头面部烧伤会严重影响其子女的美观,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时护理人员可以向患儿家属讲解科室一些好的病例,让家属有信心治疗。而且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能够使患儿恢复如初,就算烙下伤疤亦可选择整形,使患儿家属
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