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
葛晓颖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意,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如此看似层次分明的教学并没有引发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反而让有些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一种畏惧感。应用题的教学应该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
葛晓颖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意,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如此看似层次分明的教学并没有引发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反而让有些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一种畏惧感。应用题的教学应该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要引发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那种看似严谨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思想的禁锢。本文结合苏教版教材应用题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
在苏教版教材中应用题一般以这样两种方式呈现:纯粹的文字形式,这种一般以中高年级为主;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很容易看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告诉学生知道,要求,学生只要循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了。于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带领学生分析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道路中不能旁逸斜出,学生对这样的故事知道开始,就能猜出结局,反正顺着老师就没错。长期如此,便对应用题逐渐失去了兴趣,自己的思维也慢慢地变得僵化。
数学书本中的文字都是高度凝练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什么、这个知识点侧重发展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我是不是可以根据地区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应用题中条件出现的顺序及方式作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时,苏教版第十一册安排了这样一道例题: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并且在文字的右边配上了方格图。应该讲这样的设计做到了图形结合,并且可以从具体的操作入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联系我班的实际情况后,我觉得这样的题型显得过于陈旧,也很平静,这样的石子投到学生思维的池塘里,也许并不能产生涟漪。我在课堂中是选择了给学校文学兴趣组的学生分书这样的情境,并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合适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自己发现分书这一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且通过讨论解决。真正实现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
二、充分运用应用题组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色是运用题组来辨析各种类型题目的异同点,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题组不但能巩固新学的知识点,而且能复习,同时在新旧之间建立起桥梁。
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中有这样一组题:
,用去25%,正好用去7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用去25%,还剩21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这两道题都是把一桶油的重量看做单位1,而且单位1都是未知的,第一题中7千克对应的百分率正好是25%,而第二题中21千克对应的百分率不是25%,这就导致了它们在解法上的不同。其实,学生新学了第二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时,还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再次做第一题这种已经学过的题型时反而无所适从,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对数量关系搞得也不是很清楚。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不急于讲解,也许我此时的讲解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上课的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赖大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