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心救护教育的研究
刘水英 章金媛 万欢儿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学生爱心救护知识培训的意义和结果。方法:对南昌市的四所小学各120名小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40名,观察组240名进行爱心救护教育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小学生爱心救护教育的研究
刘水英 章金媛 万欢儿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学生爱心救护知识培训的意义和结果。方法:对南昌市的四所小学各120名小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40名,观察组240名进行爱心救护教育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各种可能的意外伤害和救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护自救及救人的能力。结果:经整理资料,采取计量统计分析两组安全意识和对各种可能的意外伤害和救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别显著,培训后观察组安全意识和救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培训前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P≤)。结论:应大力加强普及小学生爱心救护知识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心救护知识培训是提高小学生爱心救护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救护知识 爱心 教育
doi:.1007-
生活工作中常会遇到意外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呼吸道异物、车外伤、多种中毒等,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火灾等,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正确的心肺脑复苏术,则存活率可达40%[1]。而在许多事故现场由于人们不懂这项急救技能导致一些可以挽救的生命丧失救治机会。这种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救护不及时,另外则是由于在校学生普遍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能力所造成的。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省南昌市4所小学在校生480名。在爱心救护培训前后各发放问卷240份,总计480分。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逃生等,以及学生对救护知识和安全认识的调查。第一阶段随机选择的240名小学生为对照组,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随机选择的240名小学生为观察组,首先对观察组进行爱心救护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前后两阶段调查问卷内容一致。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第一阶段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第二阶段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结果采用两大样本均数的U检验。
结 果
两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得分比较:经U检验,差别极显著(P≤)。。以观察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得分比较(X±S)
注:,P≤。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校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仍然存在缺失,在多数小学生课堂上,校内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逃生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也很少有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过自救和互救方面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根本就不清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孩子们看到突然倒地的生命垂危患者也不知道如何救人。通过爱心和救护教育能真正唤醒少年儿童的安
小学生爱心救护教育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