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构造复习内容.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利用原生沉积构造确定岩层的面向(论述)
(一)层理:交错层理、粒序层理
交错层理确定岩层面向的判别特征: 弧形斜纹层向圆心方向为顶面; 斜纹层顶部被截切,与层面呈高角度相交,下部逐渐收敛、变缓与底面小角度相交。
递变(粒序)层理 沉积
褶皱的综合描述(分析题) 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地理位置及延伸情况; 核部位置及组成地层,两翼地层;
两翼产状及其变化; 轴面、枢纽产状;转折端形态; 褶皱的紧闭程度;
褶皱的平面类型;
褶皱的位态分类; 次级褶皱的分布及褶皱被断层或岩浆岩体破坏的情况; 褶皱形成时代。
正断层的组合型式(论述)
(1)阶梯状断层:由许多产状大致平行的正断层沿着同一个方向呈阶梯状下滑形成的断层 组合。
(2)地堑和地垒 地堑: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中间断块相对下降,两 边断块相对上升。一些狭长的断陷盆地往往是地堑构造。如东非大裂谷、汾河盆地。 地垒: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中间断块相对上升,两 边断块相对下降。如庐山、泰山。
(3)环状和放射状 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断层围绕着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 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
(4)雁列式断层:由若干条呈斜向错列展布的正断层构成 块断式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互切割构成网络状的组合
逆断层的组合型式(论述)
(1)叠瓦式:由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冲断层上盘依次向上逆冲组成,在剖面上呈叠瓦状。
(2)对冲式和背冲式
对冲式:由相反倾斜、相对逆冲的逆冲断层组成。 背冲式;由两条或两组逆冲断层从一个中心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逆冲
(3)楔冲式 老岩系一侧逆冲于新岩层之上,另一侧则与新地层呈正断层接触,形成上宽下窄的楔形断片。
断层的识别(论述)
(一)地貌标志
1.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 断层崖:由断裂活动造成的陡崖。断层活动直接在上升盘形成,是原始的断层地貌。 断层三角面:进一步遭受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侵蚀和切割,最终形成若干沿断层走向延伸 的一系列的三角形陡崖
山脊错断与水系改向 山脊错位:往往是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所致。
水系改向:河流遇断层急剧转向。
断层瀑布:由地壳构造运动(水平或垂直运动)形成的断层造成的。当多级断层以地堑或 地垒形式出现时,则可形成多级瀑布。
串珠状湖泊和洼地与带状分布的泉水
(二)构造标志
1.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地层、矿层、岩脉、岩体、不整合面、片理或相带、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在平面或剖面上 褶皱的轴迹等突然中断或被错开,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
构造强化带的出现,如强烈碎裂带 构造强化现象包括:岩层产状急剧变化、节理化、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皱褶的急剧增加 以及岩石挤压破碎、构造透镜体和各种擦痕。
(三)地层标志
1、 地层的重复或缺失P(68)页表格重点看看
(四)其他标志 1.岩浆活动:深大断层常切到地壳深部,造成岩浆上涌,呈线状断续分布。深度不同,岩浆 成分不同。
呈线状断续分布的矿化带、硅化带或热液蚀变带等。
2、 岩相或厚度的变化
断层远距离推移,使岩相和厚度相差甚远;
同沉积断层控制两盘沉积作用;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论述)
(一) 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对于走向断层,老地层出露的一般是上升盘;断

构造复习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11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