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识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交通智能卡进行识别的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D的交通卡。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该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持卡人通过公共 交通设施入口处时,阅读器可远距离读取智能卡内的信息并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 交通卡的信息之后,对金额信息进行扣费处理,并将相应的信息通过阅读器发送回智能卡内。同时控制器可对智能卡里的卡主人面部信息和摄像头采集到的持卡者人面部信息进行 比对,判断持卡人是否是卡主本人,如比对失败则拒绝通行并报警,由此可见该该交通智能 卡识别系统不但可以大大加快了交通系统扣费的速度,节省了乘客进站的时间,并能方便 对交通卡进行防盗用管理。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卡定位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该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包括智能卡1、阅读器2、控制器3和摄像头 4。智能卡1嵌入了无源RFID的交通卡,其用于存储持卡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及费用余额 信息,这种无源RFID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减少能量的损耗,当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电磁波 时被唤醒,将标签中储存的信息发往阅读器。然后接收阅读器发回的反馈信息,将其重新储 存在内存中。阅读器2安装在公共交通设施入口处,用于读取智能卡1内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 控制器3,再将控制器3反馈的信息传递给智能卡1,其通过不断向外发射电磁波,唤醒一定 区域内的射频标签,并负责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信息。控制器3用于将阅读器2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给阅读器2。摄 像头4与控制器3连接,用于采集持卡人的面部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器3,由控制器3根据该 信息与智能卡1上持卡人的信息进行对比。该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将被动式RFID标签嵌入到交通卡中作为智能卡1,这种标 签的识别距离大概十米左右。当乘客来到公共交通设施入口阅读器2十米以内时,阅读器 2发射的电磁波可以将射频标签激活,然后标签将储存的信息发给阅读器2,信息可包括交 通卡中的金额和卡主的人脸信息。阅读器2将该信息传递给控制器3,控制器3收到这些信息后,可对交通卡中的金 额进行自动扣除,并根据摄像4头采集到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持卡者是否卡主本人。 该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可大大加快了交通系统扣费的速度,节省了乘客进站的时间,并方 便对交通卡进行防盗用管理,对于遏制黄牛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该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还还包括多个用于检测交通智能卡位置的路灯模块,以及 与路灯模块进行通信连接的服务器。路灯模块固定在城市照明系统的路灯上,形成一低空 传感网络。当一个城市中的所有路灯都安装了此路灯模块,就会在该区域形成一个低空网 络,持卡人在此网络中的任一位置都可以被准确定位。如图2所示,其定位方法为距离交通卡最近的三盏路灯A、B、C中的定位模块根 据电磁信号的强弱计算出卡相对于
交通智能卡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