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doc1 关于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教育均衡政策的推动下, 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条件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因地处偏僻, 信息渠道不多, 或受传统观念束缚, 加之文化程度不高, 导致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 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这些现象及成因, 文章提出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体会和对策。关键词: 农村家庭家长观念教育误区对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 家庭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的教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 笔者祖上几代农民, 身居农村, 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载, 既为人父又为人师, 目下五个子女均已步入高等学府, 虽谈不上经验之多,但颇有所感,现就农村子女的家庭教育谈谈认识。一、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误区 1. 在农村,多数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教育理念,认识不够, 忽视家庭教育。家庭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细胞, 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 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同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是孩子接触知识的第一课堂, 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但在农村, 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 只是片面地认为: 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 孩子的教 2 育是幼儿园、学校的事, 严重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导致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能如期进行, 智力不能提前开发。而城市人则不然, 很多人从怀孕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胎教,出生后就不言而喻。 2. 身处穷乡僻壤, 受环境的影响, 思想保守落后, 故步自封, 动力不足。家庭教育实际上早于任何一种教育形式, 即使孩子进了幼儿园、上了小学甚至大学, 变换多少环境, 可家庭仍然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教育最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有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众多家长普遍认为:身居这偏僻落后的土壤之上,祖辈种地,孩子笨, 识上几个看门字就行了; 读书的千家万家, 做官的仅就一半家; 能记个账签个字就行了, 临了还是回家种地、打工。即使有的学生小有成就, 家长也不给予足够的精神动力, 不及时鼓励、激发子女的上进心。有的人认为: 花钱上了大学, 毕业又不分配工作, 还不如用上学的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甚至有的家庭重男轻女, 认为女孩到任何时候都是别家的人, 没必要花那么大的代价替别人操心, 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公平。正因如此, 自然而然导致子女对前途失去信心,早早辍学,提前步入社会打工族的行列。其实广大的农村地区电视、电玩、陈旧的教学设备、落后的教学方法、贫穷、破裂的家庭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 这些“平庸势力”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罪魁祸首。 3. 身边有成功的人相互攀比,盲目屈从,疼爱加溺爱。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每位家长、社会所关注的话题。他们相互 3 议论、评说东家的孩子条件优越, 西家的孩子智力投资好。可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家长给孩子配置学习、生活方面的诸多用具,可事与愿违,导致孩子身心疲惫、精神憔悴, 有的甚至误入歧途, 后果不堪设想, 到头来收效甚微。多数人只知道严是爱松是害, 不管不问要变坏。其实严和爱是不可分割的, 严是出于爱的初衷, 爱不应该超出严的范围。有的光注重孩子
关于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