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报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报告特别提示: 1、上交报告时间:第三学期第 3周,逾期不再接收报告。 2、上交报告地点:东校区文科大楼 11层东 3、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张三霞老师, ********** 4、上交要求:以院系为单位,收齐后上交,并附学生名单, 注明缺交学生姓名。 5 、武汉校区的社会实践由各院系交武汉校区教学办,请为代收。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2016 年4月说明及要求一、根据长江大学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实践是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为 2个学分。未取得规定学分者,必须重修。二、本年度《社会实践》调查的主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求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本人填 1份,并找其他各高校的同学填 3份。二、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调查结束后, 根据调查情况,结合自己的认识,认真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 1500字。如发现调查信息失真或调查报告与调查信息不一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三、在社会调查活动中,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令和政策,遵守调查单位的规定,注意安全,文明实践,杜绝有损学校声誉和大学生形象的事件发生。四、上交要求:第三学期开学后,学生将报告交至各班班长,并诚请各院系学工办辅导员老师督促班干部,以班级为单位捆扎好本院系所有班级作业,并附学生名单,注明缺交学生姓名,交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三霞老师(东校区文科大楼东 1103 室),联系电话: ********** 。上交报告时间:第三学期第 3周,逾期不再接收报告。上交报告地点:东校区文科大楼 11层东。上交报告的负责人需签名,并留联系方式。五、转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册一律交到新班级,特殊情况请及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三霞老师联系。六、成绩查询在第三学期末,成绩不及格或未交报告者一律在第二年暑假随下一级学生重修。七、评阅教师要认真评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力求客观、公正。评阅完后及时登录学生成绩。八、评阅教师应妥善保管好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不得遗失,以备复查。评阅完后应将评阅的“报告”与“成绩报告单”统一上交学院存档。九、请同学们登录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件表格栏,自行下载打印调查报告册。要求用 A4纸正反面打印,装订成册。(共 29面, 15页。) 问卷编号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问卷(一)本人填写亲爱的同学: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余参加我们的调查。为了解当前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掌握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及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 并从中找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以期更好的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编制此问卷, 本次调查不留姓名, 大约会耽误你 15 分钟的时间。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你的回答将代表众多与你一样的同学们, 相信你会认真完成。我们只对数据做整体统计分析, 您的作答情况我们将严格保密,请消除顾虑,放心填写。填卷说明 1、请在每一个问题后的括号里选出你的答案,或者在_______ 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若无特殊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3、填写问卷时,请不要与他人商量。 1. 您的性别:() ①男②女 2. 您的年级是( ) ①大一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⑤研究生 3. 您的民族是( ) ①汉族②少数民族 4. 您的居住地( ) ①农村②乡镇③县城或县级市④县级市以上城市 5. 您是否为独生子女( ) ①是②否 6. 您所在大学的类型属于( ) ① 985 高校② 211 高校③省属普通高校④其他 7. 您的专业属于( ) ①文史类②理工类③其他 8. 您思想或心理上有困惑时一般以何种方式向老师倾诉?( ) ①约老师当面谈②打电话、发短信③ QQ 聊天④微信聊天 9. 您认为师生面对面谈心和网络谈心哪种方式效果更好?( ) ①面对面谈心②网络谈心 10. 您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会取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吗?( ) ①会②不会③不清楚 11. 您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无主体( ) ①有②没有 12. 您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是谁?( ) ①学生②教师③新媒体 13. 您认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谁才是真正的主体? () ①教师②学生③新媒体 14. 您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 (多选) ①课间休息或下课后聊天②设立专门接待时间③答复学生邮件、电话、短信④主动找学生交流⑤通过社交网络平台⑥参加班会. 学术讨论会等活动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94 KB
  • 时间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