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 七上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七上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岩石圈。 3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 、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5、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它由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6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7、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9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0、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1 、显微镜的结构及各个结构的作用: ①决定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是目镜和物镜②通过调节镜筒升降从而调节物像清晰程度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③光线弱的时候应用凹面镜和大光圈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观察到的物像越大, 细胞数目越少。从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12 、我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分为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质⑤线粒体: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⑥细胞核: 内含遗传信息,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5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这类物质叫无机物,如水、氧、无机盐;另一种是分子比较大的, 一般含有碳,这种物质叫有机物,这种物质能燃烧,如糖类(淀粉) 、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16、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细胞分裂的过程: 核裂→质裂→形成新的细胞膜(壁)。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数目先加倍后减半)。 17 、生物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 由形态相似, 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8、动物体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 上皮、肌肉、结缔、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保护、分生、营养、机械、输导组织) →器官→植物体 19 、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组成的。 20 、草履虫是靠表膜呼吸,靠纤毛运动。草履虫的取食和消化结构是口沟和食物泡,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的结构是

1 七上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5-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