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新途径
李金民 人民银行永城市支行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中,通过创建农村信用互助协会,把分散的、个体的农村信用整合起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有效解决了农民对生产资金的需求,促进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新途径
李金民 人民银行永城市支行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中,通过创建农村信用互助协会,把分散的、个体的农村信用整合起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有效解决了农民对生产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几年来,以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建设在永城迅速展开,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对小额贷款的需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现有的小额信用贷款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据调查,在农村建一个100平方米的蘑菇棚需要投资4-5万元左右,简易棚投资也在2万元以上,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投资都在3-5万元。因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很多时候还不能满足农户生产投资的需要。对此,永城市通过组建农村信用互助协会,有效地解决了贷款额度不足的问题。其具体做法是:信用户按行业自愿组成农村信用互助协会(20户以上),制定相应的协会章程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使信用互助协会具备法人资格。会员根据信用社评定的信用等级自愿向协会缴纳500元、1000元、1500、2000元互助基金,由协会统一存入信用社,作为协会会员贷款联保基金,信用社则按互助基金的20倍提供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可达到4万元(互助基金必须高于单户最高贷款授信额度)。信用协会与信用社签订贷款授信备忘录,协会会员要签字联保,由司法部门公正,一旦有协会会员不能按时归还贷款,首先从互助基金中先期偿付,协会中全体成员都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还款责任。截至2007年5月底,永城已成立蔬菜、食用菌、孵化、养殖等行业农村信用互助协会41个,发展会员2000多户,贷款授信额度4500多万元。
通过创办农村信用互助协会,一是解决了社农贷款“两难”问题,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新型社农关系。实现了过去由农村信用社上门收贷向会员主动上门还贷的转变,特别是一些农户归还了农村信用社的陈欠贷款;实现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高风险低收益向低风险高收益转变。会员把剩余资金存入信用社或入股,形成了新型的社农关系。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信用互助协会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涌现出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和生产基地、养殖基地。截至2006年底,永城已有特色村、专业村87个,与2004年底相比增加了71个,陈集镇、薛湖乡温棚达4427座,是商丘市十大蔬菜示范园区,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永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协会发展最快的薛湖镇2006年人均收入3300元,比上年增加500元。三是有效整合了诚信意识,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互助协会为信用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年来,,贷款本息回收率达到100%,,有效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为降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在人民银行的引导下,协
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新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