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临床使用版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五十六页。
优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临床使用版
第二页,共五十六页。
第三页,共五十六页。
导尿管的发明
1930s由法国Frederic
• 沿管腔内壁向上生长(48小
时)比管外生长(72~168小
时)更快
•
大多数尿管使用1周后都有
生物被膜的形成
• 管腔外的被膜对女性患者危害更大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六页。
铜绿假单胞菌在硅胶尿管中生长情况
(2小时)
细菌的繁殖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铜绿假单胞菌在硅胶尿管中生长情况
(18小时)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细菌
生物被膜
导管阻塞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六页。
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发生的途径
腔外途径感染
–66%引起CAUTI的发生来自于腔外途径
–主要环节是细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
–只要导管存在,细菌很难排除
腔内途径感染
–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上行进入膀胱
–集尿袋放尿口污染
– 膀胱冲洗引起外源性感染,促进耐药菌群的生成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六页。
CAUTI常见病原菌
• 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
• 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
• Proteus spp.(变形杆菌)
• Enterococcus spp.(肠球菌)
• Pseudomonas spp.(铜绿假单胞菌)
• Enterobacter spp.(肠杆菌)
• Serratia spp.(粘质沙雷菌)
• Candida spp.(念珠菌)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与监测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六页。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
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
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
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
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六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臵导尿)培养G+球
菌≥104cfu/ml,G-杆菌≥105cfu/ml。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
≥103cfu/ml。
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
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六页。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
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
尿液培养G+球菌≥104cfu/ml,
G-杆菌≥105cfu/ml,应当诊断
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无症状性菌尿症
避免抗菌药物不恰当用于导尿患者的最佳方式是“除非有尿路感染体征和症状表明有需要,否则不得进行尿液培养”
强烈反对将抗菌药物用于无症状性菌尿症,除非患者正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或处于妊娠期。
第三十页,共五十六页。
短期插管:无菌技术通过导管孔收集,无孔的可
用注射器穿刺导管;
长期插管:应从导管新的位置收集标本
有症状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尿培养:不能从引流袋中获取标本
尿标本的采集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六页。
尿标本留取的流程
:采集前先夹闭尿管,手卫生后,松管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的采取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尿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室温下保存不超过2小时。
,可从集尿袋中采集新鲜的尿液,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六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策略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预防策略
核心策略
高水平的循证
已证明具有可行性
补充策略
具有一定的科学论据
可行性具一定的灵活性
预防策略至少包括核心预防措施。补充策略也应该使用。大部分核心和补充策略均来源于HICPAC(医疗感染控制实践咨询委员会)指南。
第三十四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临床使用详解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