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县管校聘”新办法
持续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招聘活动,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
中小学教师编制,一直以来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019年,教育部连续发文,要求教师编制:“县管校聘”新办法
持续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招聘活动,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
中小学教师编制,一直以来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019年,教育部连续发文,要求提升对中小学教师编制的重视程度,编制优先满足中小学教师需要;同时提出,师资力量权力向基层下沉。
幼教师资比例偏低
2019年2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年来全国各地贯彻落中央文件及下一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思路情况。2019年,解决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总量不足问题的思路是“创新编制配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针对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缺编等突出问题,努力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優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加大统筹调整力度,推动教师按需合理流动。教育部将加强体制内外研究,进一步挖潜创新,研制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的意见。推动各地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向教师队伍倾斜。推动各地加大编制统筹和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调整力度,借鉴建立事业编制周转经验与做法,把闲置编制用起来,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2019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尚缺52万人,公办园专任教师在编比例偏低。
“县管校聘”打破编制束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学前教育专家庞丽娟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的“卡脖子”问题。她说:“现在不少地区,房子盖起来了,但缺教师,尤其缺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重要原因在于缺编制、待遇较低。”
从2019年起,一些省市相继发文,教育系统将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优化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深化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完善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招聘办法;完善中小学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逐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以及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在海南省,通过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破除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市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的统筹管理,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为教师合理交流轮岗提供制度支持,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城乡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福建省漳州市从2019年6月开始,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试点工作,促进中小学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县城内中小学教师统筹管理,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芜湖县教师“县管校聘”自2019年8月全面启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中开展“县管校聘”,是芜湖县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教育改革部署要求的重要决策。“县管校聘”工作启动以后,各义务教育学校依据《芜湖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芜湖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交流方案》和《芜湖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工作量统计标准》,在县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竞聘交流方案。
农村学校依据方案和核定人数
教师编制:“县管校聘”新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