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长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杨小梅 [摘要]学习、研究新增长理论应该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从新增长理论发展的历程中捕捉经济增长研究、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二是从从新增长理论体系中引申出正确的政策建议,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本文首钱,因此没有私人公司会从事研究开发。
以上的论述加深了我们对于经济学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假设不仅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既使现实社会中存在完全竞争市场,它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建立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必须丢弃完全竞争的帕累托最优理论(新古典理论的基础),允许不完全竞争存在。今天的新增长经济学家已经建立起非帕累托最优模型,这个突破可以说是他们对经济学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2. 技术外部性与政府对待研发活动的政策
尽管在技术和技术商品方面存在市场失败(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但是政府应不应该干预,是否应该对某些研发活动进行补助,仍然需要仔细研究、慎重对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许多国家在技术方面投资不足,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新增长理论对技术外部性的一些比较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我们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时应该想得更多一点。
一般情况下,政府向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补贴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新增长模型通常认为私人公司在技术上投资不足,即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外部性,全社会都从技术进步中得益,因此政府应该向技术(知识)生产提供补贴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但是关于对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补贴方面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目前经济学家对研发进行直接补助是不是最佳的政府干预方式仍持有争议,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最佳的政策不是直接对研发进行补贴,而是拿出补贴来高价购买私人公司研发出的技术商品(技术商品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生产的数量低于最佳数量)。比如Michael Kremer提出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他认为要刺激开发治疗艾滋病疫苗的研发活动,最好的方法不是资助公共研究,而是用公共资金(由富国的政府或富人捐赠)创建一个基金,这个基金不是用来直接资助研发,而是用来从发明者手中购买疫苗(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这将刺激制药公司投入资源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疫苗。而在目前政府不干预情况下,由于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疫苗存在正的外部性,制药公司不愿意投入资源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疫苗。
另一个问题是研发成本结构的外部性可能会造成又一个扭曲,假如一个新产品的发明对后续新产品的研发成本造成了影响,政府就应该进行市场干预。目前的困难是政府很难搞清楚一个新发明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未来发明的成本。有人认为随着现有发明的增多,后续研发活动的成本将趋于下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人认为容易的发明总是首先被做出,后续研发活动的成本将随着已有发明的增多而增加。假如后续研发活动的成本趋于下降,那么研发公司就不能内部化其发明的所有利润(未来的研究者通过研发成本的下降而获利),所以导致研发投资不足,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政策应该是给予研发活动补贴。但是,如果后续研发活动的成本随着已有发明的增多而增加,目前的研究者就对未来的研究者施加了负的外部性,所以目前的研究者就会过度投资研发活动,政策就应该征收研发税,而不是发放研发补贴。
新增长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