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四要素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 木桶盛水的多少,能否发挥出最佳的功能效用,必须要同时具备四种要素,即:构成木桶的所有材料的优质化;桶壁的所有板块长度相等;木桶上所有缝隙粘合的密实性;使用木桶的科学方式。这四者缺一不可。相等的要素一样,企业的各个岗位上人职要素只有必须相匹配、各岗位间的职责搭配必须相适应,才能为企业获得经营效益最佳化奠定最基本的条件。企业人职要素相匹配,其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企业所有的岗位设置必须科学、协调。在数量、权责划分以及各自的职责权限的衔接上必须科学合理、协调有序,既不能跨越,也不能不及;符合能级原理、系统原理,达到各岗位职责之间相匹配、相适应的状态;另一是指企业每个员工的素质必须要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相适应,不能高也不能低,以防止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难以胜任工作现象的发生。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只有在实践中依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调整人职要素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各岗位职责、权能之间的匹配性以及组织结构整体设置的系统性,才能保持良好的经营条件。
员工综合素质优化,就像制作木桶的材料必须优质化一样,不能有“腐烂的、虫蛀的”。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所有员工的综合素质的优化,才能使企业具备了进行优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员工综合素质优质化,表现在身体、技能和品德等众多的素质方面,其中以品德素质优质化更为重要。因为实际中不同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身体以及技能素质的高低,要求是不一样的。其优化原则是以员工技能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相匹配则为最佳,但对于员工的品德素质,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感等方面,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决不应有一丝的瑕疵。尤其是处于企业核心位置上的人员,其品德素质的优化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员工的品德素质不高,犹如一块具有“腐烂或虫蛀点的木板”,即使其技能素质很优,也未必能在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效能,更甚者还可能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可以说,员工品德素质是保证企业将来能否获得最佳效益的关键要素。
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每个员工都具有优秀的品德素质,必须要把好三关:其一,把好员工的招聘选拔关,决不能把那些有腐烂点的、遭“虫蛀”的“烂木板、坏木板”型的人员招进来,确保招聘进的人员个个素质优秀;其二,把好用人关。一个企业即使招聘来的人员素质全优,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相当于用了一块有问题的木板,会给企业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留下隐患;其三,抓好防腐关。木桶在使用中,为了防止其腐烂变质,还要经常刷漆与晾晒。对企业来讲,道理同样。为了保证每个员工的品质不“腐烂”,业务技能不贬值,就应不断对员工进行各种教育和培训、约束与监督,使其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经常处于优化状态。
、协调状态,犹如木桶各板块之间密合严实、牢固坚实一样
一只木桶,如果各板块之间不结实、密封不严,即使所用的材料全是优的,也同样会在使用中漏水,不能保证其使用效用最佳化、持久化。为了保证木桶各缝隙间密封密实、结实牢固,不漏水,在制造工艺上,往往采用粘合剂与外加多道箍的工艺来实现。这一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必须做到整个系统的各岗位之间、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各员工之间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整个团队的各要素
木桶四要素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