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参”非彼“参” 功效各不同
晓 承 李先生近日便秘、咽喉肿痛,去了一家三甲中医院治疗。大夫诊断后给开了三剂汤药,其中有一味“玄参”,李先生一见到“参”字,就误认为是补药,于是,寻问大夫,“怎么还给我开补药呢?”接诊大夫听后,此“参”非彼“参” 功效各不同
晓 承 李先生近日便秘、咽喉肿痛,去了一家三甲中医院治疗。大夫诊断后给开了三剂汤药,其中有一味“玄参”,李先生一见到“参”字,就误认为是补药,于是,寻问大夫,“怎么还给我开补药呢?”接诊大夫听后,笑着说:“中药有五十多个品种是以‘参’冠名的,如玄参、苦参、丹参、沙参、竹叶参等等,这些参不同于补益的人参,虽然都称为‘参’,但此‘参’非彼‘参’,功效各不同。我开的‘玄参’是一味滋阴降火的凉药,你就放心服用吧!”
究竟有哪些中药是以“参”冠名,又有哪些功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苦参
又名川参、牛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含有苦参碱、槐花醇、臭豆碱等多种生物碱及黄腐醇、异黄腐醇、8-异戊烯基山柰酚等黄酮类成分,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瘰疬、烫伤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还有利尿、抗病原体作用,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报道,苦参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急性肝炎、小儿肺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玄参
又名元参、黑参,据测定,玄参含有生物碱、总黄酮甙元、糖类、甾醇、氨基酸、脂肪酸、微量挥发油及胡萝卜素等成分,性凉,味苦咸,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热病烦渴、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症。《本草正》载:“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玄参还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镇静、强心、利胆的作用,并有抗真菌、抗惊厥作用,是一味滋阴清火的常用药。但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丹参
又名赤参、红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含有丹参酮、丹参醇及维生素E等成分,性微温,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带下、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等症。《明理论》载:“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当)归、地(黄),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缩短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降低胆甾醇的作用,同时还有镇静、抗菌的作用。临床报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满意的疗效。丹参活血化瘀作用强劲,故无瘀血者慎服。
沙参
又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根,含有三萜皂甙和淀粉,性凉,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肺
此“参”非彼“参” 功效各不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