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R472 A 1672-3783(2010)10-0068-01 发热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温上升有利于发挥的防卫功能,但持续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因此实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R472 A 1672-3783(2010)10-0068-01 发热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温上升有利于发挥的防卫功能,但持续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因此实行主动有效地降温措施,对于缓解病情、削减重要脏器的损伤及至挽救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的患儿60余例在不同发热时期进行合理化护理,取得了满足的效果,大大削减了患儿的并发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足度。� 方法:体温起先期。即体温起先上升阶段,这是发热的第一期,体温上升有快有慢,快者可于几非常钟或几小时达到高峰,慢者于数日内体温才达到高峰。此期产热加强而散热削减,皮肤血流削减且汗腺不分泌。患儿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厥冷,伴有抖动寒颤表现。此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增加盖被,保持室内宁静,避开各种刺激,足部放置热水袋保暖,待体温上升后再拿开,降温措施实行多喂开水,饮食以流食为主,如蛋汤、米汤、绿豆汤,多进蔬菜水果,以削减寒颤等不适。因此不宜用冷敷或酒精擦浴等护理降温措施,以免引起四周循环不良[2]。� 高热持续期。当体温达到高峰时,就转入了高热持续期。此期皮肤血管起先扩张散热。体表血流量增加,呼吸及脉搏加速,患儿面色潮红,患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适当赐予退热剂,伴随体温上升,患儿可出现很多精神症状,头痛、嗜睡、担心,高热者可有瞻望、神志不清、幻觉、行为障碍等,有的患儿还可出现抽搐,多数病人虚弱无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及呕吐恶心[3]。� 尽量解除由于高热带来的苦痛,护士应遵医嘱赐予病人适当处理,包括实行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敷头部、冰水灌肠等措施,以降低体温而爱护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对物理降温护理措施的健康教化有助于指导家长刚好处置高热患儿,以削减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体温下降期。患儿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出汗,皮肤表面温度增高,体温渐渐下降。由于患儿排汗,应刚好更换汗湿的衣服和被褥,防止受热受冷。此时可赐予水果和蔬菜以及养分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已增加养分,提高反抗力。同时给病人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病人在发热时,不得较长时间卧床,否则往往会有幽闭与沉闷的感觉。因此,在热退以后,假如病情允许的话,护士可伴随患儿外出户外活动,呼吸簇新空气,欣赏花草树木,这对康复体力与安逸胸怀是很有力的。� 2 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满意了不同发热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患者满足度上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削减了发热并发症,因此充溢了发热护理常规,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形成动态循环。� 3 探讨� 长期发热会引起糖蛋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