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药炮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作者:蔡翠芳裴慧荣赵建英【摘要】针对中药炮制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的需求。【关键词】中药炮制课程教学模式理实教学融合法 Abstract:Objective The essay concerned the disadvantages of course about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preparation new teaching pattern of” the student-core “ is used to adapt enterprise puducing demand. Key words:Medical herbs preparation course; Teaching pattern; The teaching bining with both theory and practise 《中药炮制技术》是医药类高职院校中药类专业的一 2 门必修专业课,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代表药物的炮制方法、成品规格、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检测等工作。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产岗位的要求, 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改革, 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 在强化手工操作的同时, 重视机器操作, 同时通过制作、放映教学课件, 有效地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炮制课程教学的现状目前,高职类中药炮制课程基本沿袭了本科院校和中专学校的教学方法( 这与高职院校多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 以及教学模式尚不成熟有关) ,即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 一般理论与实验的比例为 1∶ 1) 。这种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集中讲解, 虽便于学生记忆和考试,但影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药炮制是我国特有的制药技术,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自古至今各类工具书和目前各层次教材介绍中药炮制工艺尚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 饮片的 3 真伪优劣主要是依据眼看、口尝、鼻闻和手摸等感观经验来判断, 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在讲授理论课时, 由于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衔接和系统性, 教师得用语言来描述炮制方法和成品规格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 学生凭借想象力跟随教师的讲解所思所想, 这样难以使学生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述相吻合。实验课上, 教师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边演示边讲解该类炮制方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及成品要求等, 使得一些教学内容在实验课上再次讲授, 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热情下降, 更主要是相应地缩短了实验教学时间,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考试方式一般是通过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来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期中考试由院系组织或由教师随堂进行理论考试,考核学生该阶段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后半学期教学中得以改进和补充。期末考试多由院系组织理论部分考核, 实验部分考核多由教师随堂进行,一般由平时考核(出勤和实验报告) 和期末考核两项成绩组成该生的实验部分成绩。考核不及格的学生通过重修后再进行补考。采用该考试方式不
中药炮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