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医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 1000 例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 1000 例临床疗效观察脑血栓形成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 闭塞或血栓形成, 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 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 。传统治疗为单纯西医疗法,本研究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 以探索中西医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选择 200 9年1 月~ 201 4年1 月在本所诊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 10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200 例,观察组 800 例。其中男 597 例,女 403 例,男女比例为 : 1 ;发病最小年龄为 31 岁,最大为 92 岁;急性期 130 例, 恢复期 748 例,后遗症期 122 例。 诊断标准[2] ①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同向偏盲, 右侧病变多有失语;②脑脊液检查正常;③分轻、中、重三型。轻型:神志清,患肢肌力 4 级以上;中型:神志清,患肢肌力 2-3 级以上;重型:意识障碍或肌力 0-1 级; ④CT 2 或者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 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 给予血栓通冻干粉 30mg2 支加 % 氯化钠 250ml 、 100ml 肌苷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注射液 2ml2 支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静滴,每日 1 次。口服血栓心脉宁片:每次 2 片,每日 3 次,抗栓胶囊:每次 6粒, 每日 3 次,治疗时间为 1 个月。 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需联合以下治疗: ①颈动脉加压注射:用 10% 葡萄糖注射液 80ml ,加入 2% 普鲁卡因 20ml ,烟酸 20mg ,罂粟碱 30mg 。以三通式输液器一端接药液,一端接血压表,另一端接 7 号头皮针,行颈动脉穿刺,动脉血回流时血压表加压至 80-120mmHg ,保持每分钟 20 滴左右速度缓慢滴入,每5 天一次,6 次为一疗程,共需一个月。颈动脉穿刺成功之后,开始加压注射时,患侧多数出现不自主轻度抽动、麻胀、蚁行感, 此为正常现象。如果滴速过快, 易导致癫痫样抽搐, 应立即拔针停止滴注, 应用镇静剂、吸氧等对症处理。用药前及用药后每周,测定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他客观指标进行疗效判定。另外, 还要严格掌握禁忌症, 凡意识严重障碍,血压 180/120mmHg 以上者,心功能在 2-3 级者, 对普鲁卡因过敏者,脑溢血在 3 个月以内者,均属禁忌症。 3 ②穴位注射:穴位选用患侧上下肢,一般选上肢的曲池、内关、合谷穴, 下肢的足三里、涌泉穴, 注射液为维生素 B12 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注射液按 2:5 比例的混合液,3 天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共需 2 个疗程。③针灸治疗: 采用华佗牌针灸针, 一次性使用。主穴: 百会、水沟、内关、尺泽、委中、足三里、三阴交;配穴: 上肢瘫: 肩髃、曲池、合谷、手三里、外关, 八邪; 下肢瘫: 髀关、丰隆、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 口角歪斜: 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吞咽困难:舌三针;呃逆:中脘、内关、膈腧、足三里[3] ,穴位随证加减,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 30 分钟,2周1 疗程,隔1天, 进行第 2 疗程, 共需 2个疗程。 疗效标准
中西医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10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