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孝经白话注解.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ῂϢ天子,下至庶人,都不會相互的愁恨。這個
道德的妙用,你知曉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白話】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的這一段話,道理很深,他不
覺肅然起敬,離開他的坐位站起來,向孔子答對說:「我曾參很
魯鈍,不大聰敏,怎麼能夠知曉這樣深奧的道理呢?」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
汝。」
 
【白話】孔子因曾子很謙恭的起來答對,就告訴他說:「前
邊所講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這個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
化的出發點。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訴你」。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白話】「說起這個孝道,固然範圍很廣,但行的時候,卻
很簡單,你要曉得愛親,先要從自己的身上愛起。凡是一個人的
身體,或者很細小的一根頭髮和一點皮膚,都是父母遺留下來
的。身體髮膚,既然承受之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愛兒女的
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就是孝道的開始。」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白話】「一個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獨立不倚,不為外界
利慾所搖奪,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標準,這就是立身。做事的
時候,他的進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軌,不妄行,有始
有終,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為眾人所景仰,不但他的
名譽傳誦於當時,而且將要播揚於後世,無論當時和後世,將因
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稱他父母教養的賢德,這樣以來,他父
母的聲名,也因兒女的德望光榮顯耀起來,這便是孝道的完
成。」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白話】「這個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幼年時期,一開
始,便是承歡膝下,事奉雙親。到了中年,便要充當公僕,替長官辦事,藉以為國家盡忠,為民眾服務。到了老年,就要檢查自
己的身體和人格道德,沒有缺欠,也沒有遺憾,這便是立身,這
纔是孝道的完成。」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章的這兩句話說:「你能不
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
修持你自己的德行,來繼續他的德行。」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仲尼居」至「汝知之乎」為首
段,是孔子給曾子提示出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曾子領悟孝道,
不止善養父母為孝,要他曉得治國平天下,纔是孝道之遠大目
標。自「曾子避席」至「吾語汝」為第二段,是曾子聽了孔子給
他講明了至德要道的妙用以後,他就很謙恭地接受了教誨。孔子
說明孝道是道德之本,教化之所由生,不是短短數語,可以講說
明白,因命他坐下,慢慢的談,藉以發揮孝道的整體。自「身體
髮膚」至「終於立身」為第三段,是孔子給曾子講明孝道的大
綱。自「大雅」至「聿修厥德」為最後一段。孔子引詩經上的這
兩句話,就是證明他所講的孝道,是述為不作之意。並且以周公
給成王所講的話,來作一比方,言人不但不能忘懷祖先的德行,
而且要更進一步的來繼續祖先的德行。這樣,纔算是盡到了大
孝。
 
天子章第二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應當盡的孝道,要博
愛廣敬,感化人群。人無分種族,地無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
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列為第二章。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白話】孔子說:「要親愛自己的父母,必先博愛。就不敢
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廣敬,就
不敢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簡慢」。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
也。」
 
【白話】「元首的孝道,只要把親愛恭敬的誠心,盡到自己
父母的身上,他的身教之德,如風吹草,自然風行草偃,很快的普及到百姓身上。外國人看見了,也要摹仿實行,爭相取法。大
概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吧?」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白話】書經呂刑篇有兩句話說:「只要國家的元首,他一
人有敬親愛親可慶幸的事,那天下幾萬萬老百姓,都是歡欣鼓舞
的仰賴效法,而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了。」
 

孝经白话注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kusha
  • 文件大小480 KB
  • 时间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