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工艺 3
四、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9
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0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方案 12
,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角度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
箍筋的末端弯钩形式应满足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弯钩的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堆放好,做好标注,现场准备一部分各种规格的钢筋以备用。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
±10mm
箍筋间距
±20mm
钢筋笼直径
±10mm
钢筋笼长度
±100mm
1、钢筋接头焊接
6 / 17
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到钢筋焊接受到时间、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故将钢筋笼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20mm的采用对焊连接,直径小于20mm的,采用搭接焊或者绑扎,接头质量标准应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5),焊接过程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应平缓过渡、饱满。这样可保证工期和质量不受到影响。
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焊竖向受力钢筋—焊内圈加强筋—绑扎箍筋—检查校正—移交下一道工序
、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
,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搭接钢筋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应大于钢筋10d,搭接头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容许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的搭接接头
25
50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的搭接接头
50
50
受力钢筋的焊接(机械连接)接头
50
不限制
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见GB50204-2015)。
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受力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3、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为50mm,为保证砼保护厚度,垫铁加工要按照图纸尺寸,制作及吊装过程中,如有脱落、变形的,要及时调整改正
6 / 17
。
4、安装钢筋时,配置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再次检测泥浆比重,防止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泥土掉入孔内,影响泥浆比重,并及时安排二次清孔。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
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拌制供应,搅拌站混凝土的生产能力应满足现场砼浇筑需要,搅拌站施工人员固定,材料充足,使得浇筑工作不间断。
水下砼灌注
。
,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大于50mm。
,垂直度及其连接密封性,按期对导管进行水封试验。
-500mm,并做好记录。
。保证足够的首批混凝土灌注量,~,连贯灌注时埋深2-6m,超过6m时,要及时拆管。灌注应连续进行。
,并作好记录。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检查埋管深度。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部 2m 以上,可以恢复灌注速度,保持正常的埋管深度,灌注接近桩顶时,要保持足够的导管高度,采用接入短导管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桩身质量。拆除导管之前测量混凝土面高程,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高程。
,防止挂碰钢筋笼,拆下
旋挖桩施工技术交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