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个人参考
上海“新高考”学习考察报告
江汉中学 吕黎华
2018 年湖北将实行新高考改革,根据潜江市教育局陈局长的指示和要求,
带着考试招生制度、
+综合素养)
在此情况下上海高中应对措施---上海落实学生综合素养评价:
1、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学校班主任,校长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作出评价。
实行责任倒查。
2、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各任课老师把关,实事求是。
3、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
4、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行一个星期的学军,一个星期的学农,一个星
期的社会实践,每项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的写综合素质纪实报告,还可以
进行课题研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之一。
其次,新高考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变,与前面林主任大致相同,学生由原来
的吃“套餐”改为现在的吃“自助餐”。考试内容由原来的一考定终生变为现在
的全面发展。
其三,高考改革让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
高中教育从批量培育人才到菜单式培育人。
把目光从教学转向学生的发展。老师必须要思考,自己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
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把目光从原来的只关
注学科教学,向关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转移。
提高个人魅力,提升课堂吸引力。“走班了,我们不仅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
程,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推行走班制之后,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满足,
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得到了激发。
转变教学策略。过去的行政班,全班的学生等着老师来上课,老师讲得好坏
与否,学生并不能选择。走班制则是学科老师等着学生来上课。根据学生接受的
难易程度,实行分层和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教师。走班制教学学生的
选择权大了,老师的压力也更大了。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才愿意选择你
的课程。
其四、学校的课程与组织形式改革
1、课程的基本思想:学校的课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
2、教育的组织形式:A 走班制与固定班相结合:分类,分层,分项目
B 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
C 个性化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三)进才中学 听取了《关于新高考基本认识》的报告,我的收获主要两
点:
1、学生规划:生涯规划,职业规划
学生规划非常有必要,要对学生以后发展给予指导,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生活
工作的引路人,对学生负责;另外对于学校课程设置,老师人事安排提前做准备。
否则将造成学校一片混乱。
2、学校的创新成为特色,进才中学以体育为特色,格致中学以立体打印机
作为学生创新的舞台,上南中学以天文和心理健康为特色等等。在潜江各个学校
也可以办出自己特色出来。
上海考察的主要启示:
。课程建设与选课走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选课走班
而已,更不应想办法逃避、变通,更不能被动应付,或者干脆以“不变应万变”。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
上海“新高考”学习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