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策略
[摘要]
广西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西洋建筑。这些西洋建筑具有诸多价值特色,理应得到保护与利用。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沿海地区近代西洋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价洋建筑中,北海市近代西洋建筑因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的修缮维护和保护利用,如今已开设北海近代海关历史陈列馆,后续还将开设北海近代医院历史陈列馆,合浦图书馆旧址将开设为北海近代名人历史陈列馆。这种利用文物旧址展示相关历史文化的案例,全国少见,极富特色。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广西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就目前的保护状况来看,广西沿海近代西洋建筑遗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整体保护现状堪忧。
(一)保护等级不高
经普查统计,广西沿海地区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近代西洋建筑98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仅28处,整体保护级别较低。例如,北海市的许锡清公馆、北海梅园、德国长老会建德园、廉州府中学堂等,钦州市的光裕堂、申葆藩故居、“榨油屋”小洋房等,由于建筑保护等级低或未定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保护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近代西洋建筑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广西沿海三市中,北海市对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起步相对较早,而钦州、防城港两市相对较晚,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保护条例或法规对该地区近代西洋建筑进行保护和管理。
(三)保护维护不到位
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西洋建筑因等级不同,保护级别也不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因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及职能部门的管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大部分等级较低的近代西洋建筑则相对缺乏日常管理和有效维护。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近代西洋建筑被收为公产房,然后被分配给单位或个人使用,导致如今部分近代西洋建筑产权不清,职责不明,或被权属单位闲置等。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对西洋建筑外观立面、内部空间的不适当改造破坏了西洋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室内的空间格局。
(四)保护观念意识淡薄
由于近代西洋建筑较为“年轻”,历史沉淀相对薄弱,部分西洋建筑还在正常使用中,所以人们对其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上特定年代的历史与政治原因,人们对近代西洋建筑形成诸多政治禁忌,导致职能部门的响应度不够。总体而言,广西沿海地区的民众保护观念与意识淡薄,社会普遍认同感有待提升,保护意识亟待增强。
三、广西沿海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策略
广西沿海近代西洋建筑遗迹是北部湾近代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关系到一个地方文化底蕴、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统一、科学的规划,要有配套的法律制度与管理规范。
(一)树立动态发展的保护理念
理念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的理性思维,树立动态保护理念对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有重要意义。政府职能部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对地方文脉、地方特色与原生态的保护,要加强近代西洋建筑保护方面的宣传,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及社会的普遍认同感,以此达到传播、发展广西沿海近代西洋建筑的目的。
(二)健全西洋建筑遗产的保护体制
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对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没有更为详尽的明确与规范,因此,各地可考虑在国家法律法规的
沿海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