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感染Infection of the oral & Maxillofacial regions
Date
第一节 概 论
感染(Infection ):
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Pericoronitis of the third molor of the mandible
Date
定义:指第三磨牙在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18-25岁的青年,智齿冠周炎发病率最高。
Date
病因etiology
主要原因是在第三磨牙萌出时期,由于阻生而形成盲袋,袋内常积存食物残渣,使细菌得以大量繁殖,引起冠周组织的炎症。
Date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pericoronitis of the third molar of the mandible
智牙冠周炎 pericoronitis of the wisdom tooth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病因
Date
Date
临床分型classification
急性冠周炎acute pericoronitis
慢性冠周炎chronic pericoronitis
慢性冠周炎急性发作acute attack of chronic pericoronitis
Date
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
局部症状 局部疼痛不适,面部软组织肿胀,发热感,皮肤红,皮温高,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和吞咽痛。
全身症状 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体温升高,WBC↑
Date
Date
Date
口腔检查 第三磨牙部分萌出,冠周龈瓣红肿,糜烂,盲袋压之溢脓,有时有脓肿形成,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X线:第三磨牙不同程度的阻生。
Date
Date
Date
Date
l 冠周炎在磨牙后区形成骨膜下脓肿,
引起邻近筋膜间隙感染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感染向颌周间隙扩散途径
Date
总结:并发症
l 向 前:第一磨牙区
l 向外向前:颊间隙
l 向外向后:咬肌间隙
l 向内向后:翼颌间隙
咽旁间隙
l 向内向下:颌下间隙
Date
诊断及鉴别诊断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口腔检查及X线片(牙片)
鉴别诊断
第一磨牙尖周炎
磨牙区癌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
Date
注意事项precaution
炎症早期及慢性冠周炎时,症状较轻,一般无全身表现,仅感冠周轻度肿痛;
慢性冠周炎可因过度劳累、感冒、妇女月经期等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发作;
冠周炎有时可形成粘膜瘘或皮瘘。
Date
Date
并发症complication
邻牙龋
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间隙感染:颊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扁桃体周围间隙、舌下及颌下间隙
皮瘘形成
Date
冠周炎的治疗
Date
急性期
保持口腔清洁
局部冲洗上药
脓肿切开引流
全身使用抗生素
理疗
高压氧治疗
Date
Date
慢性期
龈瓣切除术
龈瓣切除适应于第三磨牙位置正常,并有足够的间隙容纳牙冠萌出,萌出后有咀嚼功能者。
拔除患牙
适应于第三磨牙位置不正常,反复出现冠周炎,无对颌牙或龋坏不能补牙者。
Date
需拔除病灶牙
Date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Fascial space infection of maxillofacial region
Date
定义:指颜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区域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病变可波及皮肤、粘膜、筋膜、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结与涎腺。
Date
(一)一般症状general symptoms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畏寒高热、WBC↑,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严重感染时发生并发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及纵隔炎等。
Date
(二)不同间隙感染的特殊症状special symptoms
重点介绍
眶下间隙
咬肌间隙
颌下间隙
口底蜂窝织炎
翼下颌间隙
Date
1、眶下间隙感染 Infection of the infraorbital space
Date
感染来源:牙源性为主
临床特征:肿胀部位以眶下区为中心,波及四周,引起相应部位的肿胀,如:眼睑、鼻侧、内眦及颧部皮肤。脓肿压迫眶下神经可引起剧烈疼痛。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感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