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物联网促产业升级.doc广州:物联网促产业升级作为物联网先行城市之一,在国内大部分城市的信息化还处于准备阶段的转型期时, 广州以智慧城市试点和重点领域应用为突破口, 大力推进物联网的普及应用, 促进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通过扶持物联网行业,进一步带动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智慧广东建设。应用先行,产业跟进广州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注重在多个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另一方面以“应用先行,产业跟进”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 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 通过重大应用项目试点示范带动, 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 加快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抓住机遇做强做大物联网产业。“应用+ 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物联网技术广泛深入应用到广州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各领域。早在 2010 年,广州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基地已获得广东省经信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授牌。近年来, 该基地以智能识别技术、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相关技术为核心应用的物联网产业形成了产业聚集规模, 2012 年相关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 250 亿元,同比 2011 年增长近 30% ,相较基地发展目标 160 亿已超出 50% 以上。其中在智能传感和识别技术方面, 以旭丽电子、芬欧蓝泰等企业为代表的扫描感应、敏感元气件、 RFID 标签产值达到 97 亿元;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方面,以新邮通信、高新兴、京信通信、广电运通、安居宝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传输、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产值达到 138 亿元; 在地里空间信息技术方面, 以海格通信、日滨科技、瑞图信息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和地里信息应用产值达到 10 亿元。但是, 物联网技术集成性高、应用跨度大、产业链长、产业分散度高, 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在发展中, 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次的技术与产品接口大多还未实现标准化, 大规模应用所需的条件和市场还需要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经济、社会双收益在推进物联网产业形成聚集规模的进程中, 为避免同质竞争, 形成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 广州市明确产业园区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发展重点。 2012 年广州市智慧城市及智慧应用专项为 19 个项目提供了共计 1000 万元的经费支持,牵动物联网产业化发展重点向物联网芯片设备制造、智能装备、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等产业方向突破, 重点研发物联网低成本芯片和设备、信息集成服务核心技术。目前, 广州的物联网高端芯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已经在智慧广州建设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 电子标签方面, 中大微电子的射频识别中央处理器( RFID CPU ) 智能卡芯片已经在大学城一卡通、广州百货、白云机场投入应用, 在广州社会保障( 市民) 卡中开展应用试点; 安凯微电子的应用处理器芯片广泛应用于移动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黄埔“智慧港城”示范应用工程项目,为进出黄埔港区作业的 800 0 多辆集装箱车辆办理“一卡通”,发卡数量超过 万张,推动了电子标签在车联网中的大规模应用, 通过智能闸口、货车预约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闸口货车通行效率, 提升港务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广州公务用车使用监督管理平台的投入使用推动基于北斗二代/GPS 双模芯片的车载定位终端的规模化应用, 实现对
广州:物联网促产业升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