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试题 ·东君【战国·楚】屈原暾①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②;抚余马兮安③驱,夜皎皎④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⑤,载云旗兮委蛇⑥;长太息兮将上⑦,心低徊兮顾怀⑧;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⑨兮忘归。緪⑩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⑾。鸣篪⑿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⒀。翾飞兮翠曾⒁,展诗兮会舞⒂。应律兮合节⒃,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⒄。操余弧兮反沦降⒅,援北斗兮酌桂浆⒆。撰余辔兮高驰翔⒇, 杳冥冥兮以东行(21) 。【注释】①暾( tūn):初升的太阳。②扶桑:传说中的神树,生于日出之处,因此也指日出处。。③安: 安详。④皎皎:指天色明亮。⑤辀( zhōu):本是车辕横木,泛指车。龙辀:以龙为车。雷:指以雷为车轮,所以说是乘雷。⑥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⑦上:升起。⑧低徊:迟疑不进。顾怀:眷恋。⑨憺(dàn): 安稳,泰然。⑩緪( gē ng):急,紧。⑾箫:击。箫钟:用力撞钟。瑶:震动。簴( jù):悬挂钟磬的木架。瑶簴:指钟响而簴也起共鸣。⑿篪 chí ),古代的管乐器。⒀灵保:指祭祀时扮神巫。姱( kuā):美好。⒁翾( xuān):小飞轻扬的样子。翠:翠鸟。曾( zē ng):高举。⒂诗:指配合舞蹈的曲词。展诗:展开诗章来唱。会舞:指众巫合舞。⒃应律:指应和乐律。合节:合于节拍。⒄矢:箭。天狼:即天狼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神能为人类除害。⒅弧:古代指木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反:指返身西向。沦降:沉落。⒆援:引。桂浆:桂花酿的洒。⒇撰:持,拿。(21) 杳:幽深。冥冥:黑暗。行: 音há ng。【文学知识】楚辞体:公元前四世纪在我国南方楚国出现的一种文体。因其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而得名。它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句子长短错落不齐,特别是普遍运用“兮”字调整音节,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最主要的作家是屈原,代表作是《离骚》,所以“楚辞体”又称“骚体”。【参考译文】温煦明亮的光辉将出东方,照着我的栏杆和神木扶桑。轻轻扶着我的马安详行走,从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驾着龙车借着那雷声轰响,载着如旗的云彩舒卷飘扬。长长叹息着我将飞升上天,我的内心又充满眷念彷徨。声与色之美足以使我快乐,观看者安于此景回还皆忘。调紧瑟弦交互把那大鼓敲,敲起乐钟使钟磬木架动摇。鸣奏起横篪又吹起那竖竽,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灵保。起舞就像小翠鸟轻盈飞举,陈诗而唱随着歌声齐舞蹈。合着音律配着节拍真和谐,众神灵也遮天蔽日全驾到。把青云当上衣白霓作下裳,举起长箭射那贪残的天狼。我抓起天弓阻止灾祸下降,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轻轻拉着缰绳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东方。【阅读训练】 。第二章中描写日神行天的壮丽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 ,译成白话是: __________ 。 ,忽然“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其原因是: ___ 。 “______ ”一词过渡到第三章描写_______ 的场面。 : (1)“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写他_______ ;(2)“援北斗兮酌桂浆”写他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载云旗兮委蛇驾着龙车借着那雷声轰响,载着如旗的云彩舒卷飘扬。 ,晚上要回到栖息地(扶桑),他对白天工作非常眷恋。 ,以防灾祸降临人间射掉天狼后的愉悦心情 ,大公无私。 (其四) ①【晋】陶渊明栖栖②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③,夜夜声转悲。厉响④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⑤遥来归。劲风⑥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⑦。【注释】①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又以“孤生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归隐之志和高洁的人格情操。②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③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④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⑤值:遇。敛翮( hé) :收起翅膀, 即停飞。⑥劲风:指强劲的寒风。⑦已:既。违:违弃,分离。【文学知识】①陶渊明( 356~427 ):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又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因当时社会动乱、政治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解印绶去职,归隐故里。所作《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为传世名篇。②古体诗:旧体诗的一大类别。包括周、秦、汉魏六朝时代的诗歌及后世的模拟之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