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文言文语法.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初中文言文语法实词活用一、名词 1.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 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①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 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 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①鞭数十鞭:鞭子打 3.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做王 4.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 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二、动词 1.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 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2 ①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 2.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 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 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3.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①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三、形容词 1. 形容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①温故而知新。故、新:旧的(新的)知识。 2. 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①见贤思齐焉。齐:看起 3.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 当形容词带宾语时, 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4. 形容词意动用法 3 在文言文中, 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 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①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感到惭愧。四、数词. --- 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 四海一”中的“一”, 就是统一的意思。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常见文言虚词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 (它们)。例: 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物外之趣:的。(二)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 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例: 宋何罪之有? (《公输》) 4 (三)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 相当于“他、她、它(们)。例: 妻跪问其故。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

初中文言文语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