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范围 1
编制依据 1
施工准备 1
劳动组织及计划 2
中间交接 4
施 工工序 流程 图 5
施工技术要领 5
8质量检验 10
11
质量保证措施 12
工期保证措施 13
成品保护措施 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异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 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质量不合格、不检验的钢材严禁使用,如进行钢 筋代换,必须经设计院同意。钢筋弯钩和弯折、箍筋末端弯钩、钢筋调直。
钢筋焊接:焊接前,应进行可焊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并且按 规定抽样送检。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的 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 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 5 ° ,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 成9 0°角。
柱箍筋绑扎
、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 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 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有抗震要求的,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 3 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 0d(d 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 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
钢筋保护层:预先制作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垫块,中间预埋扎丝,以便梁 支设梁侧边保护层时使用。推荐采用塑料垫块,塑料垫块应具有一定强度。钢筋保护层 见下图。
钢筋保护层
柱竖向钢筋20mm>时采用电渣压力焊,>20mm时采用绑扎连接。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
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 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5)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 ,平直部分长度 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6)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 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 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7)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
20 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 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 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 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小大于50%。
1)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 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3)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 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 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4)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
设计要求,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1) 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预留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留插筋。如有位移,应 与设计单位洽商并按规定认真处理。
2) 先绑扎4〜8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扎两根横筋 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内,所以先绑扎竖筋后绑横筋。 横竖筋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其搭接长度和位置或搭接方式 也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4)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或拉筋,以固定双排钢筋间距。支撑钢筋可用6或 8钢筋制作,间距1米左右。
5) 在墙筋外侧应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主体框架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