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如梦令》
教学内容:
改写《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教学目的:
、通过“诗变词,词变文,么情景?想好后,赶快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师出示课件:音乐与词)
、领悟意境,展开想象。(看荷花图)
( 1 )想象中你认为这次游玩最有趣的是什么?谁来说说?
预设: ① 沉醉不知归路—— 我们想想, 诗人为什么而沉醉? (简单带过: 借酒助兴) ——
提示: 更多的是因为玩得真高兴,所以就“沉醉其中”; 或是因为荷塘景色太美, “沉醉其
中”。 △把诗人就当做是你, 你就在和朋友们在亭子里, 怎样的美景使你沉醉?看到什么?
(引导生按顺序描绘荷花、荷叶的样子,天、水等。) △景色醉人,和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更使人沉醉。你们在玩些什么?(引导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等描绘玩耍的情景:抓鱼,摘荷花,打水仗,游泳等。引导“笑”的描写)是呀,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更是沉醉在欢乐之中。 ②误入藕花深处——那么荷花塘深处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看图想象景
色,想象此时的景色)再听听,听到什么声音?(青蛙叫,虫鸣,欢笑声等) ③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鸥鹭——为什么抢着划?她们怎样抢着划船? (引导生想象人物的动作、 快乐
的样子等,及周围的环境。) 在同学的想象中,诗人的这次游玩真是趣味盎然啊!那么待
会改写的时候,我们就把刚才想象的内容写上去,如:荷塘的美景,人物的玩耍过程,我们
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也要写。就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是自己。 [ 评析:披文入情。古诗
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 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因此,我们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意
境之中时, 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 引发相似联想, 从而使学生把握作
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身感受其意境之美。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勾起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无
限向往,他们表达出的情感也真切而朴实。 ]
、再次出示习作要求:
词人李清照, 用短短 33 个字就把少年时这一趣事描绘得活灵活现,这首词,让我们更具体的感受词人快乐的心情。
现在,我们就试着改写
再读读习作要求。取好题目,巧妙构思,开始写吧!
第二课时(写习作)
学生习作,老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 复习引入
今天上午,我们改写了《如梦令》,短短的 33 个字,在同学们的巧妙构思中,变成了一篇生动有趣的,洋洋洒洒几百字的记叙文,你们真棒!
二、 指导修改
、通过投影表示,生边读,老师边用红笔修改,适当眉批、总批,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1 )老师刚才注意到了几篇文章的题目,有《忆夏日游溪亭记》《童年趣事》《难忘的夏日》等,你们想先欣赏哪一篇?(生推荐,请学生读)
2 )明要求:
读: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地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读好了,作文会更吸引人。
听:我们听别人的文章是为了什么?一
《如梦令》改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