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疫情感人事迹感想.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疫情感人事迹感想
 抗疫情感人事迹的感想
  抗疫情感人事迹的感想 50 字
  打赢疫情阻击战,干部需攻坚克难逆风行。此次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更是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难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 980 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 月 4 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名感染患者,其中***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见图②,刘会宾摄)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看患者起居,许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心情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方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沟通群。从今,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慢慢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状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
 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支配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望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看下,身体一每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便利沟通沟通,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看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看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 100 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许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接着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沟通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见图③,赵法胜摄)起先了一天的劳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
 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当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 13 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溢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别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知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殊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

抗疫情感人事迹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30
最近更新